如何预防气管异物
不同人群预防气管异物有不同措施。儿童方面,进食时避免逗笑等以防呛入,食物切成小块,选玩具避免过小易拆卸的,家长监护到位;成年人进食要专注,特殊职业工作时戴防护口罩;老年人需维护口腔与吞咽功能,调整饮食;特殊人群中,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在指导下评估训练并注意进食体位,戴假牙人群定期检查假牙。
一、儿童预防措施
1.进食管理
儿童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气管异物。家长要培养儿童良好进食习惯,进食时避免逗笑、哭闹、打骂或催促,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同时,要将食物切成小块,避免儿童直接吞食大颗粒食物,如坚果、果冻、葡萄等。像花生米,直径约12厘米,对儿童来说较大,误吸风险高,可碾碎后食用。
2.玩具选择
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选择玩具时,避免体积过小、易拆卸的玩具,如小珠子、纽扣电池等。玩具零部件直径应符合安全标准,一般大于3.175厘米,可降低儿童误吞风险。
3.监护到位
儿童玩耍时,家长或监护人要时刻陪伴,不能让儿童离开视线范围。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更需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儿童将物品放入口中,应及时制止并取出。
二、成年人预防措施
1.进食注意
成年人进食时也要保持专注,避免边吃饭边说话、大笑、看电视或工作,防止食物意外呛入气管。饮酒后,咽喉部敏感度下降,吞咽反射减弱,更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快速进食大块食物。
2.工作防护
从事某些特殊职业,如木匠、装修工人等,在工作时可能接触到小颗粒物质,应佩戴防护口罩,防止粉尘、木屑等异物吸入气管。
三、老年人预防措施
1.口腔与吞咽功能维护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牙齿缺失、口腔肌肉松弛、吞咽功能减退,增加了气管异物风险。要及时修复缺失牙齿,佩戴合适假牙,定期进行口腔清洁。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如空吞咽、屏气发声运动等,可提高吞咽能力。
2.饮食调整
老年人饮食宜选择柔软、易吞咽食物,避免食用过于干燥、粗糙或黏性大的食物,如年糕、糯米团等。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速度不宜过快,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对于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等患者,因疾病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进食时需更加谨慎。建议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和训练。进食时采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头稍前倾,减少食物反流和误吸风险。
2.佩戴假牙的人群,要定期检查假牙是否松动、合适,避免进食过程中假牙脱落误入气管。如发现假牙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或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