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怎么治疗
气管异物的处理包括急救处理、医院治疗及特殊人群温馨提示。急救处理常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和1岁以下婴儿操作有别,还可用胸部冲击法用于肥胖患者或孕晚期女性。医院治疗有直接喉镜下异物取出术、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分硬质和纤维支气管镜)及开胸手术,依异物位置、大小等选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儿童避免进食易致异物食物,急救后需就医;老年人进食细嚼慢咽,急救考虑基础疾病;孕妇胸部冲击注意力度,及时送医并选合适治疗方法。
一、急救处理
1.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是气管异物堵塞时常用的急救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但操作方式有差异。
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离患者约一脚宽,后脚脚跟踮起,膝盖微弯。让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保持患者身体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用手部力量急速拉动双臂,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约每秒1次,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1岁以下婴儿: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撑住婴儿头部和颈部,手臂靠在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2.胸部冲击法:适用于肥胖患者或怀孕晚期女性。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向后、向内冲击胸部,动作频率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相似,直至异物排出。
二、医院治疗
1.直接喉镜下异物取出术:适用于位置较浅,位于声门附近或声门上的异物。在表面麻醉下,通过直接喉镜暴露异物,使用异物钳将其取出。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损伤较小,但要求医生操作熟练,否则可能导致异物移位或损伤喉部组织。
2.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是气管异物取出的主要方法,可用于取出各级支气管内的异物。分为硬质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镜。
硬质支气管镜:适用于较大、形状不规则的异物。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气管插管将硬质支气管镜插入气管或支气管,直接观察异物并使用合适的器械将其取出。该方法视野清晰、操作空间大,但对患者气道损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
纤维支气管镜:适用于较小、位置较深的异物。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管径细、可弯曲,能到达硬质支气管镜难以到达的部位。但操作时视野相对较小,对医生操作技术要求更高。
3.开胸手术:当异物嵌顿较深,通过支气管镜等方法无法取出,或异物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开胸手术取出异物。这种方法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一般作为最后的治疗手段。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气管异物发生率较高,家长需格外注意。在孩子进食时,避免逗笑、哭闹,防止异物误吸。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食用坚果、果冻等易导致气管异物的食物。若孩子发生气管异物,实施急救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急救后即使异物排出,也建议就医检查,以排除气道损伤或异物残留的可能。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减退,牙齿缺失等原因,也易发生气管异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佩戴合适的假牙。若发生异物堵塞,在实施急救时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心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用力对心肺功能造成负担。急救后需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3.孕妇:孕妇发生气管异物时,实施胸部冲击法要注意力度,避免对腹部造成过度挤压影响胎儿。若异物无法及时排出,送往医院途中要尽量保持孕妇舒适体位,减少颠簸。到达医院后,医生会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