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一般包括术后初期禁食、逐步恢复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卫生、控制进食速度与量等。
1.术后初期禁食
患者在肠梗阻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此时进食易加重肠道负担,影响手术部位愈合,还可能引发肠瘘。所以,术后初期需严格禁食,待肛门排气,肠道功能开始恢复后再考虑进食。
2.逐步恢复饮食
肛门排气后,先从少量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蔬菜汤等,比较易消化,不会给肠道造成太大压力。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等不适。若无明显不适,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鸡蛋羹等,继而恢复正常饮食。
3.选择易消化食物
恢复正常饮食后,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西红柿、鱼肉、鸡肉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油条、炸鸡等,以免刺激肠道,影响消化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
4.注意饮食卫生
肠道手术后的患者身体抵抗力较弱,肠道功能也未完全恢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如生鱼片、凉拌菜、海鲜刺身等,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另外,餐具要定期消毒,防止病从口入。
5.控制进食速度与量
患者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减轻肠道的消化负担。每餐不宜过饱,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进食会使肠道内容物增多,增加肠道压力,不利于肠道的恢复和蠕动。
在肠道功能完全恢复之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举重等,以免引起伤口疼痛、出血或影响肠道愈合。同时,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果伤口处出现异常表现,要尽快到医院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