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症状隐匿,需长期药物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占比为10%,可通过检查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以下是关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些信息:
1.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症状:多数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
诊断:主要通过测量血压来确诊。医生会在不同时间测量血压,以确定是否存在高血压。此外,还可能会进行一些其他检查,如尿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等,以评估高血压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
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等。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2.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
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中呼吸暂停导致血压升高。
其他: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等)、长期大量饮酒等。
症状:除了高血压本身的症状外,还可能有原发病的症状。例如,肾脏疾病可能导致蛋白尿、血尿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导致代谢紊乱、乏力等。
诊断:除了测量血压外,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肾脏超声、肾上腺CT、激素测定等,以明确病因。
治疗: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肾动脉狭窄可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使用螺内酯等药物治疗;嗜铬细胞瘤可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都需要积极治疗。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怀疑有高血压或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此外,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