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突然得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多样,包括胆石症与胆道疾病(约50%病因在此)、酒精、高脂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10%30%)、高钙血症、药物(占1%2%)、胰腺自身疾病及其他如暴饮暴食、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老年人因症状不典型、基础疾病多,病情易进展;孕妇孕期激素变化易形成胆结石致胰腺炎,影响自身及胎儿;儿童若有先天性疾病会增加发病风险;有相关病史人群再次发病风险高;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应改变习惯,以降低发病风险。
一、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
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胆石移动过程中,会阻塞胆总管末端,导致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自身消化。同时,胆道感染时,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等也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扩散至胰腺,激活胰酶原,引发胰腺炎。有研究表明,约50%的急性胰腺炎由胆石症及胆道疾病引起。
2.酒精:长期酗酒人群,酒精会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使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易沉淀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酒精还可刺激胃酸分泌,胃酸促使促胰液素与缩胆囊素分泌,进而引起胰液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升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胰酶释放入胰腺间质,引发急性胰腺炎。一般认为,每日饮酒超过一定量(具体量因人而异),且持续时间较长,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3.高脂血症:当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1.3mmol/L时,乳糜微粒栓子会阻塞胰腺微血管,同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损伤胰腺腺泡细胞。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年来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10%30%。
4.高钙血症:甲状旁腺肿瘤、维生素D过多等原因导致的高钙血症,可使钙离子在胰管内沉积,形成结石,阻塞胰管。高浓度钙离子还可激活胰酶,引发胰腺自身消化。
5.药物: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或影响胰腺的正常代谢,从而诱发胰腺炎。不过,因药物引起的胰腺炎相对少见,约占所有病因的1%2%。
6.胰腺自身疾病:如胰腺分裂症,因胰管发育异常,胰液引流不畅,容易引发胰腺炎。胰腺外伤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激活胰酶,导致急性胰腺炎。
7.其他:暴饮暴食会短时间内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若胰液排出不畅,就可能引发胰腺炎。感染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引起胰腺炎。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累及胰腺,诱发胰腺炎。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疼痛敏感度降低,胰腺炎发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且老年人多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基础疾病,一旦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建议老年人定期体检,关注血脂、血糖、胆道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饮食上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油腻食物摄入。
2.孕妇: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使胆囊排空延迟,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胆结石,进而引发胰腺炎。孕期胰腺炎不仅对孕妇自身健康威胁大,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早产、流产等。孕妇应注意合理饮食,适当活动,定期产检,监测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若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儿童:儿童患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对少见,但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胰腺发育异常、遗传性高脂血症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送医。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油腻、高糖食物。
4.有相关病史人群:曾患过胰腺炎、胆石症、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群,再次发病风险高。应遵医嘱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如胆石症患者,可根据结石大小、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取石等;高脂血症患者,需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血脂。
5.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的人群,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减少饮酒量直至戒酒,规律饮食,避免一次进食过多油腻、高蛋白食物,增加日常运动量,控制体重,以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