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原则

来源:民福康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围绕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展开。节律控制方面,发作7天内可用药物复律(如胺碘酮、普罗帕酮),药物无效或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用电复律,症状明显且药物治疗不佳可导管消融。心室率控制可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无效且症状严重可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器植入。抗凝治疗先CHA₂DS₂VASc评分评估风险,再选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儿童青少年先治原发病、谨慎选药,孕妇兼顾母婴安全,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需调整生活方式,有其他病史人群要根据合并疾病调整治疗方案。

一、治疗目标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原则旨在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事件,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消除房颤相关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心室率能缓解心悸等不适,减轻心脏负担;预防血栓栓塞则可降低脑卒中及其他栓塞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治疗策略

1.节律控制

药物复律:适用于发作7天以内的阵发性房颤,常用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胺碘酮对各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普罗帕酮主要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药物复律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终止房颤的异常电活动,恢复窦性心律。其有效性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不同药物对不同人群的疗效存在差异,如胺碘酮在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安全性相对较高。

电复律:当药物复律无效,或患者出现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低血压、心力衰竭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电复律。电复律是通过一定能量的电流瞬间通过心脏,使心肌细胞同时除极,打断房颤的折返环,从而恢复窦性心律。成功率较高,但有一定并发症风险,如皮肤灼伤、心律失常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导管消融:对于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导管消融。导管消融通过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释放能量损毁引起房颤的异常电活动病灶或传导通路,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成功率不断提高,部分患者可实现长期的窦性心律维持。不同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各有特点和适用人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2.心室率控制

药物控制: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和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房室结传导,减慢心室率,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洋地黄类药物则对伴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效果较好。药物使用需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情况调整,以达到合适的心室率范围,一般静息时心室率控制在6080次/分钟,活动时心室率控制在90115次/分钟。

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器植入: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房室结消融联合起搏器植入。该方法通过消融房室结,完全阻断心房到心室的电传导,然后植入起搏器来维持心室节律,可有效控制心室率,但属于有创治疗,且患者需终身依赖起搏器,需谨慎评估。

3.抗凝治疗

风险评估:使用CHA₂DS₂VASc评分系统评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评分≥2分的男性或评分≥3分的女性,应进行抗凝治疗。评分内容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等危险因素。该评分系统经大量临床研究验证,能准确预测患者血栓栓塞风险。

抗凝药物选择:常用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华法林使用历史悠久,但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以维持INR在2.03.0之间,确保抗凝效果同时避免出血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使用相对方便,疗效与华法林相当,但价格相对较高,且在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需谨慎评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如使用华法林抗凝,因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凝血功能改变,出血风险相对较高,需更密切监测INR。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由于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下降,更易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需从小剂量开始,缓慢调整剂量。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预期寿命及治疗风险与获益,如导管消融治疗虽可根治房颤,但手术风险对老年人可能相对较高,需谨慎决策。

2.儿童和青少年:阵发性房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少见,多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引起。治疗时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药物治疗选择需谨慎,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明确,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电复律能量选择需根据儿童体重等因素调整,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抗凝治疗需权衡血栓形成与出血风险,因儿童出血后果可能更严重,除非血栓风险极高,一般不轻易使用抗凝药物。

3.孕妇:孕妇发生阵发性房颤,治疗需兼顾母体和胎儿安全。药物选择受限,如胺碘酮可能对胎儿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相对安全,可用于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时,华法林可通过胎盘,有致畸风险,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禁用,可选用低分子肝素替代。如需进行电复律,可在适当监护下进行,一般对胎儿影响较小,但仍需充分评估风险。

4.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饮酒者,酒精可诱发或加重房颤,应劝其戒酒。对于经常从事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过度运动可能增加房颤发生风险,建议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应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如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等,以减少房颤发作频率。

5.有其他病史人群:若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气道痉挛,应选择对气道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调整治疗方案。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甲亢,因甲亢可导致房颤,控制甲亢后部分患者房颤可能恢复窦性心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控制心室率时,应优先选择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了解疾病
心悸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人体自觉心脏跳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心脏下沉感、心跳不规则、撞击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得了房颤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患有心房颤动,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要完全根治房颤,要看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房颤的时间,还有左心房大小等等这些因素。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控制临床症状为主。如果患者有快速心室率,这种情况可以应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胺碘酮等等来控制患者的心室率,减轻
房颤的手术治疗费用?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的手术治疗费用目前大概在8万元左右,根据每个地方医保的报销比例,患者需自费的费用大概在三四万左右。主要是由于治疗房颤会使用一些导管或鞘管,这些医保不能报销的部分导致自费费用依然较高。当然具体的价格还需患者到自己就医的医院进行询问。
房颤能根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能不能治愈,主要看病人房颤的基础疾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房颤可分为首诊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时间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五种类型。一旦房颤持续1年以上,属于永久性的房颤,就无法转复为窦性心律,就不能够彻底根治。但是若是阵发性房颤,或者首诊房颤,还有是有治愈的可能的。是否能治愈还要根据房
房颤心率大于脉率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首先要明确脉搏是怎么形成的。所谓的脉搏就是我们用手弄在桡动脉摸到的波动,这个波动是来自于心脏的射血,一次有效的射血会产生一次波动。就是说心脏在舒张期的时候,二尖瓣、三尖瓣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到心室。然后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主动脉和肺动脉瓣开放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把充盈的血液打入到主动脉,肺动脉打入
老年房颤的的不良后果?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老年房颤主要会引起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出现症状,房颤反反复复发作会引起胸闷、心慌,以及头晕等症状的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第二,引起心力衰竭发作,心房颤动的发作是引起老年人心力衰竭发作的最常见的诱因;第三,引起脑梗死,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房颤反复发作容易在心房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的流动,
什么是房颤射频消融术?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射频消融术简单讲的概念就是经过射频能量对心房或者是心室里面的异常传导束进行阻隔的一种手术。为什么房颤要进行房颤的射频消融呢?要从房颤的机制说起,当房颤发生时,一般都在心房里边有异常的电传导束,这种异常的电传导束导致了比较紊乱的电传导回路,这种回路的存在导致心房搏动成为一种纤维颤动的状态。射频消融
怎样减轻心脏房颤的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主要导致心跳过快,引起人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一般快速房颤,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头晕、乏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出现黑蒙,甚至晕厥。因此,对于房颤的患者,平时需要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休息,不能做比较剧烈的运动。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控制心室率的药,例如美托洛尔、地高辛等等,控制快速的心室率,减少
阵发性房颤能治好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阵发性房颤是可以治好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指由于多重折返小波引起的间歇性快速而不规则的心房节律性运动,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发生房颤的时候,首先需要给予抗凝治疗,避免出现脑栓塞或其他动脉的栓塞,其次可以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对症治疗,一般都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
房颤心脏变大如何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引起房颤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为器质性心脏疾病引起的,因此,如果心脏变大,那么主要是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病因治好的话,那么心脏变大也会慢慢改善的,因此,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建议一定要完善一些相关的检查,来明确诊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针对病因治疗。房颤的话可以使用胺碘酮,心律平等药物来恢复窦性心律,如
房颤射频消融术怎么做?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房颤射频消融术是从腿上静脉里面经到心脏,然后通过穿刺房间隔到左心房,哪边有冲动或者异常的电流就把它消除掉。房颤射频消融分成内科的房颤射频消融跟外科的房颤射频消融,内科的房颤射频消融现在每年全国大概做2万例左右的病人,它是从腿上静脉里面经到心脏,然后通过穿刺房间隔到左心房,哪边有冲动或者异常的电流就把
什么是阵发性房颤
吴华芹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房颤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是初发房颤,初发房颤是指首发房颤患者,即第一次发病。第二是阵发房颤,阵发房颤主要是指房颤持续时间在一周之内,时发时止,可以自行终止或是通过药物转复。第三是持续房颤,持续房颤主要是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通过药物或是其他手段可以恢复窦性心律。另外还有一种长期持续房颤,主要是指房颤的时间超过1年,可以通过药物转
什么是阵发性房颤
范军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诊断心房颤动之后,根据房颤的持续时间,分为几种类型。一种叫做阵发性房颤,也就是发作的时间7天以内。还有一种叫持续性房颤,房颤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在7天以上到月甚至两个月。还有一种叫永久性房颤,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检测,患者都处于一种房颤的状态,一般把超过半年以上的房颤称之为永久性房颤。阵发性房颤的特点就是突然会出现房颤,经过治疗以后又转成
阵发性房颤如何治疗
张东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阵发性房颤,有三种治疗方式,射频消融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治疗效果相对持续性房颤效果会比较好,射频消融成功率也会高一些,用西药治疗成功率比持续性房颤效果要好,但是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对阵发性房颤,疗效不比西药、射频消融差,而且幅度比较少。在临床当中,阵发性房颤病人可能不愿意做射频消融或者西药疗效并不好,反复出现阵发性
达比加群治疗房颤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达比加群并不治疗房颤。达比加群是抗凝药物,只是用于预防因为房颤导致左心来源的血栓引起全身动脉血栓,所以仅预防因房颤导致的全身动脉栓塞。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较为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应该避免私自滥用药物。
房颤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房颤抗凝治疗,因为房颤栓塞发生率比较高,对于合并瓣膜病需要应用华法林抗凝,常用抗凝药是华法林。转复窦律并且维持窦性心律,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方法包括药物转复、电转复或者导管消融术。另外,外科迷宫手术也可以用于维持窦律,而且有较高成功率。此外,需要控制心室率。近年来研究表明,持续性房颤选择减慢心室率的同时,注意血栓栓塞预防,预后与经复律后维
房颤动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目前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手术治疗。单纯的心房颤动患者,适用于药物治疗。阵发性的心房颤动,主要是复率。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持续性的心房颤动,主要以抗凝和控制心室率为主。控制心室率,可以服用倍他乐克等。抗凝主要服用华法林或者新型抗凝药,比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如果患者比较年轻,还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