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黄疸、贫血、胆红素脑病及其他症状,轻重不一,严重可致胆红素脑病,影响神经系统,需及时治疗。
1.黄疸:大多数Rh溶血病和少数ABO溶血病在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而ABO溶血病的黄疸多发生在生后第2天。黄疸于4~5天达到高峰,多为中度至重度黄疸。Rh溶血病患儿大多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
2.贫血:轻重不一,如Rh溶血病严重贫血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ABO溶血病一般贫血较轻。
3.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于生后4~7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尖叫、抽搐等,严重者可出现脑瘫、智力障碍、共济失调等后遗症。
4.其他:还可伴有发热、吃奶差、呕吐、腹胀、肝脾肿大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有些患儿可能仅表现为黄疸或贫血,而有些患儿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或B型的新生儿,应密切观察黄疸情况,及时进行胆红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对于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光照治疗、药物治疗等,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