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新生儿造成胆红素脑病、贫血、黄疸加重等危害,甚至危及生命,产前检查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1.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症状。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如嗜睡、喂养困难、尖叫、抽搐等,严重者可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2.贫血
由于胎儿红细胞破坏过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贫血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肝脾肿大等并发症。
3.黄疸
新生儿溶血症会导致黄疸加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若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4.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溶血症还可能并发心力衰竭、肺炎等疾病。
对于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出现贫血;而对于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病,多发生在出生后2~4天。如果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或AB型,需要警惕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为了降低新生儿溶血症的危害,产前检查非常重要。如果母亲血型为Rh阴性,而胎儿血型为Rh阳性,需要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如果抗体效价较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对于已经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患儿,需要及时进行蓝光治疗、药物治疗等,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此外,对于有新生儿溶血症风险的孕妇,在分娩时需要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如果出现黄疸加重、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新生儿溶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较大,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如果有相关风险因素,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前检查和治疗,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