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什么病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经口感染,少数由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感染,可累及回盲部,青壮年多见,常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和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X线胃肠钡餐造影和结肠镜检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或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治疗主要是休息与营养支持和抗结核药物治疗。
1.病因:
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少数由饮用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感染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2.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为肠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
血行播散:粟粒型结核可经血行播散至肠道。
邻近器官结核的波及:如肺结核可通过淋巴或血行播散而引起肠结核。
3.临床表现:
症状:可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
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腹部肿块,多位于右下腹。
4.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
影像学检查:X线胃肠钡餐造影和结肠镜检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或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6.治疗:
休息与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对症治疗:腹痛可用抗胆碱能药物,腹泻可用蒙脱石散等。
7.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数肠结核患者预后良好。
若延误治疗或病情严重,可导致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影响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怀疑有肠结核或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此外,肠结核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