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可引起上腹疼痛、寒战高热、黄疸等症状,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
胆总管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上腹疼痛:多发生在剑突下和右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寒战、高热:当结石阻塞胆总管并发感染时,可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黄疸:由于胆总管结石阻塞,胆红素排泄受阻,可出现黄疸,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
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可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结石,解除胆道梗阻,预防结石复发。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适用于胆总管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有胆道梗阻的患者。手术通过胆总管切口取出结石,并放置T管引流胆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该方法是在纤维十二指肠镜下,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器械,取出胆总管内的结石。适用于较小的胆总管结石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通过腹腔镜在腹部打孔,插入器械进行胆总管探查和取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调整:术后应低脂饮食,避免食用油腻食物,以减少胆汁分泌。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肝功能、B超等检查,以了解结石的复发情况。
预防感染:术后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如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结石的大小、数量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以预防结石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