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型肥胖症状
气血虚型肥胖症状主要有身体虚弱、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
1.身体虚弱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共同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当气血亏虚时,脏腑功能减退,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不足,容易感冒、生病,且患病后恢复时间较长。日常活动中,患者常感觉身体沉重、绵软,缺乏活力,肢体关节也会有松弛、不灵活之感,稍作运动便觉疲惫不堪,难以长时间维持正常的身体活动。
2.乏力
乏力是气血虚型肥胖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常自觉全身倦怠,肢体沉重,仿佛被重物束缚。这是因为气具有推动作用,能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血可载气,为脏腑组织提供营养。气血亏虚时,无法充分濡养肌肉筋骨,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能量供应,就会出现无力感。无论是日常的行走、站立,还是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都比常人更容易感到疲惫,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频繁休息才能缓解。
3.气短
气短在患者身上多表现为呼吸短促、浅弱,稍事活动,如爬楼梯、快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感觉气不够用,必须停下来大口喘气才能缓解。从中医角度来看,肺主气,司呼吸,而气的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密切相关。气血虚型肥胖患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肺得不到充足的气的充养,呼吸功能减弱,导致气短。同时,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也会加重气短的症状,使得患者在活动后呼吸更为困难。
4.懒言
心主神明,言语是心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之一,而气血是维持心神正常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亏虚时,心神失养,导致精神萎靡、思维迟缓,患者因此缺乏表达的欲望和动力。同时,气虚导致说话时气力不足,难以支撑长时间、大声量的言语交流,所以常常表现为少言寡语,即使说话也是声音微弱,给人一种精神不振、慵懒倦怠的感觉。
5.面色苍白
中医认为,心其华在面,面部的色泽与气血的盛衰密切相关。当气血充足时,面部皮肤得到充分滋养,会呈现出红润、有光泽的状态;而气血虚型肥胖患者,由于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面部皮肤缺乏气血的濡养,就会变得苍白无华,失去健康的色泽。严重者,还可能伴有唇色淡白、爪甲不荣等症状,这些都是气血不足在体表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