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性疱疹咽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等引起的常见儿科疾病,好发于夏秋季,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通常可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等。
一、病因
儿童病毒性疱疹咽炎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少数为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可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
二、症状
1.发热:体温可高达39°C-40°C,持续2-4天。
2.咽痛:咽痛明显,可影响吞咽。
3.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在咽峡部黏膜上出现灰白色的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
4.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腹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病毒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四、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予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咽痛明显时可给予局部喷雾或含片,如利巴韦林气雾剂、西瓜霜含片等。
3.抗病毒治疗:可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五、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六、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2.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患儿应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3.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4.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七、特殊人群
1.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症状可能较为严重,如高热、拒食、精神萎靡等。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2.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感染病毒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且容易并发细菌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并注意预防感染。
3.孕妇:孕妇感染病毒后,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之,儿童病毒性疱疹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