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儿童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症状是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口腔局部用药)和对症治疗。特殊人群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室内保持通风等。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1.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等。患儿可能会出现拒食、流涎、哭闹等不适,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果汁等。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进行抗病毒治疗。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
口腔局部用药: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以减轻口腔疼痛,促进疱疹愈合。
对症治疗:如出现高热惊厥,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止惊;如出现脱水,需及时补液。
3.特殊人群治疗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这类患儿病情可能较为严重,治疗时间也较长,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孕妇:疱疹性咽峡炎对孕妇的影响较小,但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会感染病毒,导致新生儿感染。因此,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儿。
4.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游乐场、超市等。
室内保持通风,定期消毒。
加强锻炼,提高儿童免疫力。
5.注意事项
疱疹性咽峡炎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等。因此,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患儿的衣物、玩具等应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