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骨筋膜室综合征症状分为局部与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中,疼痛为最早期症状,剧烈且进行性加重,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被动牵拉肌肉疼痛加剧;肿胀随病情发展迅速,影响外观并加重室内压力;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刺痛、减退等;肌力早期减弱,主动活动受限,严重可挛缩致功能丧失;皮肤早期潮红,后苍白、皮温降低,严重时出现水疱。全身症状有因毒素吸收致低热,儿童更明显;毒素与疼痛刺激使心率加快,影响有心脏疾病患者;病情严重可引发休克,尤其在老年及体弱者中易发生,死亡率高。此外,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在诊断与治疗该综合征时需特别关注相应要点。

一、局部症状

1.疼痛:是最早期的症状,疼痛剧烈且呈进行性加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刺激室内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往往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即使肢体制动,疼痛也难以缓解。如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会感到小腿部位剧痛,且在被动牵拉受累肌肉时,疼痛会进一步加剧。不同年龄段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如哭闹不止、拒绝触碰患肢等。

2.肿胀:随着病情发展,骨筋膜室内渗出增多,压力升高,导致局部肿胀明显。肿胀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早期肿胀可能不太显著,但进展迅速。例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可看到前臂迅速肿胀,皮肤发亮。肿胀不仅影响外观,还会进一步加重室内压力,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肥胖患者,肿胀可能更难早期察觉,需要特别关注肢体周径变化。

3.感觉异常:神经对缺血较为敏感,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影响神经血供时,会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感到肢体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如在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患者会感觉手指麻木,触觉、痛觉等感觉减弱。感觉异常出现的早晚和程度,与神经受压的时间和程度有关。老年人因本身神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感觉异常可能相对不典型,需综合其他症状判断。

4.肌力改变:肌肉因缺血发生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肌力减弱,主动活动受限。例如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会感到抬腿无力。随着缺血加重,肌肉可出现挛缩,最终导致肢体功能丧失。不同性别患者肌肉力量基础不同,男性一般肌肉力量较强,肌力改变初期可能相对较难察觉,需更精细的检查方法。

5.皮肤外观改变:早期皮肤可能潮红,随着压力持续升高,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皮肤会逐渐苍白,皮温降低。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提示病情已较为严重。例如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观察到足部皮肤从微红变为苍白,温度逐渐降低。皮肤外观改变是病情进展的重要标志,对于有皮肤病病史的患者,判断皮肤改变时需排除原有疾病干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由于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产生的毒素吸收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但如果合并感染,体温可能会更高。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明显,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心率加快:毒素吸收以及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加快。这是身体为了维持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供血的一种代偿机制。心率加快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心率增加越明显。对于本身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心率加快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脏疾病,需特别关注心脏功能。

3.休克:若骨筋膜室综合征未得到及时治疗,病情进展严重,大量毒素入血,可引起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淡漠等症状。休克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尤其在老年患者和身体虚弱者中更容易发生,一旦出现需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温馨提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家长和医护人员要更加仔细观察孩子的肢体表现,如是否有不明原因哭闹、不愿活动肢体等,以便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孕妇若发生肢体损伤,在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时要特别谨慎,避免影响胎儿。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预后相对较差,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积极治疗。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由于本身血管和神经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症状可能不典型,诊断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治疗过程中还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

了解疾病
水疱
水疱是指高出皮肤的疱疹,内含有水液。水疱的形成大多是由于炎症反应的结果,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疥虫)或变态反应引起的炎症,常见有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等。天疱疹的皮损特征是,在外观正常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大水疱,并有表皮剥离,好发于皮肤皱折部位,多见中年人患病。疱疹样皮炎,带状疱疹则为多形性皮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处理?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一般会出现患侧肢体疼痛的症状,并且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患者还会出现活动障碍、感觉障碍、皮肤张力增大,以及局部肌肉硬度增加等症状。部分患者会伴有发热、血尿、少尿等情况。对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减轻筋膜室内的压力。通常还可以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或者甘露醇注射液
骨筋膜室综合征5p症状?
高福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肢体由于损伤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会造成5P症状。5P症状分别是指以下几种症状:首先会造成无脉症状,在肢体的远端由于血液供应的丧失,因此造成没有动脉搏动。其次会表现出肢体的麻痹症状,这是由于神经由于失营养而产生的感觉异常。此外还会产生皮肤的苍白发现,并且会造成皮肤的感觉异常,而且还会造成肢体非常剧烈的
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处理?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发生于小腿,是由于小腿部肌肉受到碾锉、挤压,肿胀严重,压力过大,逐渐表现出肌肉坏死;同时对血管神经挤压影响肢体远端血运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人可以表现出小腿和足部重度肿胀、足趾末梢皮肤的青紫或苍白、活动足趾会表现出剧痛、足背动脉触及不到搏动。发现骨筋膜室综合症后,要立即将严重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肢体由于骨折等重大的创伤表现出骨筋膜室综合征之后,会产生典型的5P征,这5P征的临床表现如下:1、远端肢体苍白,这是由于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近端的动脉供血丧失,因此造成远端肢体苍白。2、皮肤感觉异常,主要是由于压力以及血液供应丧失造成的感觉异常。3、还会有无脉的症状,无脉主要是由于肢体近端病变造成血
骨筋膜室综合征5p征的症状?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发生筋膜间隙综合症时,病人会出现典型的5P征,包括:一、局部疼痛,在进行足趾的牵拉时这一种症状加重;二、局部皮肤苍白,甚至表现为大理石样;三、无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四、麻痹;五、局部感觉异常。
胫骨骨折手术后多久能正常走路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胫骨骨折手术后可能3-6个月左右可以正常走路。 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若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并且体质较好,恢复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通常3个月左右可以正常走路。但是如果患者体质较差,术后继发细菌感染出现炎症反应或者是并发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可能导致恢复期延长,需要6个月左右才可正常走路。
骨折早期并发症有哪些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骨折早期并发症有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1.休克 休克主要发生于严重的骨折,比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大量出血以及剧烈疼痛可导致休克的发生。这是因为严重的创伤会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 2.脂肪栓
属于早期骨折并发症的是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属于早期骨折并发症的是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重要周围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 1、休克 骨折,尤其是严重的骨折,如骨盆骨折、多发性骨折等,可导致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这是因为严重的创伤使人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不能维持重要器官的正常灌注。 2、脂肪栓塞综合征 骨折后,骨髓内
骨折早期的并发症
叶进 主任医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三甲
骨折早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脏器损伤(如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和尿道损伤、直肠损伤等)和重要周围组织损伤(如重要血管、周围神经损伤和脊髓损伤等)。 此外,还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这是一种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
骨折牵引的目的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骨折牵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持续的牵引力量,使骨折的断端保持稳定,减少移位,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此外,牵引还可以减轻骨折断端对周围软组织的刺激,缓解疼痛和肿胀,并预防或减少骨折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同时,对于某些类型的骨折,如股骨骨折,牵引还可以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治疗措施,为后续的手术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骨筋膜室综合征又可以称为骨筋膜室挤压综合征,好发的部位多数在病人的小腿部位。是由于发生局部的严重骨折,出现较重的肌肉组织挫伤。病人出现这种病症后,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有明显的刺痛感或者是刀割样疼痛;在外观上局部肿胀严重、有广泛皮下瘀青;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人出现足趾末梢肤色发白、皮肤感觉麻木,而且出现压趾试验阳性。
骨筋膜室综合征
常克武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骨折、血管的损伤或者是软组织的损伤,而导致骨筋膜室内的组织压力增高,出现了局部的循环的障碍,而出现肌肉神经继发性的坏死损伤,而出现的症候群。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常见的一种损伤的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导致肌肉的坏死,导致截肢。所以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我们要早期的诊断,早期的观察患者肢体末梢的血运以及肢体活动感觉
骨筋膜室综合征
苏振波 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多数好发部位,在病人的小腿和前臂部位。多数是由于发生局部的骨折,或者有肌肉软组织,有大面积的碾挫伤,导致局部内的压力增高,会对神经、血管产生压迫,影响病人末梢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所以在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应该进行减压,然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