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及其他症状,可通过结核菌涂片和培养、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查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患者家属应注意分餐,避免交叉感染。
肠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其主要症状包括:
1.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呈隐痛或钝痛,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2.腹泻与便秘:腹泻是溃疡性肠结核的主要表现之一,粪便呈糊样,一般无脓血,不伴有里急后重。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常位于右下腹,比较固定,质地中等,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
4.全身症状: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如果怀疑有肠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涂片和培养、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
此外,肠结核患者的家属应注意与患者分餐,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总之,肠结核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