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梗塞是神经系统急重症,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主要症状有眩晕、复视、吞咽困难等,诊断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治疗主要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改善循环等,预防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体检等。
脑干梗塞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脑干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
1.眩晕、复视、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交叉瘫、瞳孔缩小、四肢瘫痪。
2.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
3.昏迷。
脑干梗塞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CT或MRI检查。头颅CT检查在发病24小时内可正常,MRI检查可发现脑干梗死灶。
脑干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超早期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可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抗凝治疗:适用于高凝状态、有栓子来源的患者。
4.神经保护治疗:可使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
5.改善循环治疗:可使用丹参、川芎嗪等药物。
6.其他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防治并发症等。
脑干梗塞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
2.戒烟限酒。
3.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4.适当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久坐不动。
5.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脑干梗塞的治疗和预防需要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和感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