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的特点是渗出液为主,ADA活性增高,培养阳性率低。其诊断需结合多种方法,有困难时腹腔镜有重要价值,PPD试验强阳性有重要意义。治疗主要是抗结核和对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
1.腹水常规检查:渗出液多见,比重一般超过1.018,蛋白含量在30g/L以上,白细胞计数常超过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
2.腹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ADA活性增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3.腹水培养:一般阳性率较低,结核菌培养时间较长,有时需2~3周,对临床帮助不大。
4.腹腔镜检查:对诊断有困难者具有重要价值,可直接观察腹膜、网膜及内脏表面的病变,并可进行活检。
5.结核菌素(PPD)试验:强阳性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6.X线或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内结核病灶。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结核治疗和对症治疗。抗结核治疗是关键,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对症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于大量腹水的患者,可适当抽取腹水,但应注意避免过度抽取。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有结核病史或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如有发热、盗汗、腹痛、腹胀等症状,应高度怀疑结核性腹膜炎。
2.腹水检查应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抗结核治疗应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疗程较长,一般需要6~9个月。
4.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对于儿童患者,应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
总之,结核性腹膜炎腹水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综合检查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