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如何确诊
肠结核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和症状、实验室检查、X线或CT检查、结肠镜检查+活检等,对于特殊人群还需注意鉴别,综合分析后明确诊断。
1.病史和症状:患者常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肿块、肠梗阻等并发症。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升高。
血沉:多增快。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有助于诊断。
粪便检查:部分患者可有糊状或水样便,粪便涂片抗酸染色或结核菌培养可阳性。
结核菌核酸检测:PCR检测结核菌DNA对诊断有帮助。
3.X线或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肠结核的肠道病变,如肠道溃疡、肠管狭窄等。
4.结肠镜检查+活检: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有助于确诊。镜下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有时可见干酪样坏死。
5.其他检查:如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对于疑似肠结核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诊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
此外,以下是一些特殊人群在肠结核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儿童:肠结核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肠结核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老年人的疑似病例,应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免疫抑制患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肠结核的发生率较高,且症状不典型。这些患者一旦出现肠道症状,应高度怀疑肠结核的可能。
有肠外结核病史者:如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出现肠道症状时,应警惕肠结核的可能。
总之,肠结核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