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产生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见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不合。主要表现有黄疸、贫血、胆红素脑病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母亲血型为Rh阴性,胎儿血型为Rh阳性,或母亲血型为ABO其他血型,胎儿血型为ABO阳性,需警惕该病发生。确诊后应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1.黄疸:大多数Rh溶血病和少数ABO溶血病的患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且迅速加重。溶血病患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胆红素上升速度快,胆红素值可高于342μmol/L(20mg/dl)。
2.贫血:患儿出现贫血,程度轻重不一。如果贫血严重,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等症状。
3.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于出生后4~7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胆红素脑病四联症,即嗜睡、喂养困难、尖叫、抽搐、角弓反张以及呼吸衰竭等。胆红素脑病的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有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4.其他: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肝脾肿大等症状。
如果母亲血型为Rh阴性,胎儿血型为Rh阳性,且有过流产、引产、输血史,或者胎儿为Rh阳性,而母亲血型为ABO其他血型,有过输血史、死胎、流产史等,需要警惕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对于怀疑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及时进行胆红素测定、血型检查、抗体效价测定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应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采用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等方法;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需要换血治疗。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总之,新生儿溶血病对孩子的影响较大,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母亲血型为Rh阴性,胎儿血型为Rh阳性,或者母亲血型为ABO其他血型,胎儿血型为ABO阳性,应在孕期进行相关检查和咨询,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