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症状有什么
心脏骤停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异常和大动脉搏动消失等表现。意识丧失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致大脑供血中断;呼吸异常表现为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皮肤有面色苍白或发绀等改变;大动脉搏动方面,成人可触摸颈动脉,特殊情况摸股动脉,儿童摸肱动脉,搏动消失提示心脏骤停。
一、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心脏骤停发生后,首先表现为意识的突然丧失,这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大脑供血中断,从而使患者失去意识。例如,在一些心脏骤停的临床案例中,患者在活动过程中或安静状态下突然跌倒,呼之不应,就是意识丧失的典型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更易在疾病发作时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而年轻人如果因电击、溺水等原因导致心脏骤停,也会迅速出现意识丧失。
二、呼吸异常
1.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心脏骤停后,患者的呼吸会出现异常,表现为呼吸停止或者呈现出类似于叹息样的无效呼吸。正常情况下,心脏泵血维持着机体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心脏骤停后,这种平衡被打破,呼吸中枢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就会出现呼吸异常。对于婴幼儿来说,心脏骤停时呼吸异常可能表现得更为隐匿,可能先是呼吸频率改变,随后发展为呼吸停止。老年人如果本身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基础,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发生心脏骤停时呼吸异常的表现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但本质上也是呼吸停止或无效呼吸。
2.皮肤颜色改变
面色苍白或发绀: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皮肤会出现颜色改变。面色苍白是因为血液灌注不足,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而发绀则是因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例如,在心脏骤停的现场,救助者可以观察患者的面部、口唇等部位的颜色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对于肤色较深的人群,发绀的表现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这就需要救助者更加仔细地观察甲床等部位的颜色变化。儿童在心脏骤停时,皮肤颜色改变也较为明显,若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应高度警惕心脏骤停的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儿童,发生心脏骤停时皮肤颜色改变可能更为迅速和显著。
三、大动脉搏动消失
1.颈动脉搏动消失:对于成人来说,判断心脏骤停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触摸颈动脉搏动。颈动脉位于气管两侧,用手指轻轻触摸,如果不能感觉到搏动,提示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这是因为心脏骤停时,心脏无法有效收缩,不能将血液泵入颈动脉,导致颈动脉无搏动。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原因,触摸颈动脉搏动时可能需要更加用力,但如果确实无法触及搏动,也应考虑心脏骤停的可能。有颈部血管病变病史的老年人,在判断颈动脉搏动时需要特别注意,可能存在假阴性的情况,此时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股动脉搏动消失: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成人颈动脉触摸不方便时,可以触摸股动脉搏动。股动脉位于大腿根部,用手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可以感觉到股动脉的搏动。如果股动脉搏动消失,也提示心脏骤停。对于儿童来说,触摸肱动脉搏动来判断是否心脏骤停更为合适。儿童的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窝上方,救助者可以用手指触摸该部位的搏动,若搏动消失,提示可能发生心脏骤停。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在进行心脏检查等操作时,应常规检查肱动脉搏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心脏骤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