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来源:民福康

心室颤动首选治疗措施是电除颤,应采用非同步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依除颤器类型有所不同。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及注意事项,儿童电除颤能量按体重计算且操作要精准、除颤后密切监测;老年人需充分评估身体状况、除颤后长时间监护并注意电极板使用;性别一般对电除颤无直接影响,但女性体型小要选合适电极板,育龄期女性治疗要考虑怀孕情况;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电除颤成功后需干预生活方式;有心脏病史、电解质紊乱病史、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分别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电解质紊乱、避免使用过敏药物。此外,电除颤同时需进行心肺复苏等辅助治疗,还可根据情况使用药物辅助,但不能替代电除颤。

一、心室颤动首选治疗措施

心室颤动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电除颤。电除颤是利用除颤器释放高能电流,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中断各种折返通路,让心脏的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通常是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从而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电除颤分非同步电除颤和同步电除颤,心室颤动时应采用非同步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一般选择200360J(双向波除颤器常用150200J,单向波除颤器常用360J)。

二、不同人群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发生心室颤动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也需立即电除颤。对于1岁以上儿童,电除颤能量一般首次为2J/kg,后续可根据情况增加至4J/kg。由于儿童心脏和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操作电除颤时电极板的选择和放置要更加精准,避免对儿童稚嫩的皮肤和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在除颤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因为儿童的生理储备能力较弱,更易出现心律失常复发或其他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脏功能和身体耐受性较差。电除颤时要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尤其是心肺功能。除颤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护和支持治疗,因为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更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可能存在皮肤干燥、弹性差等情况,在使用电极板时要注意涂抹适量的导电糊,防止皮肤灼伤。

2.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对心室颤动电除颤治疗本身没有直接影响。但女性在一些方面有其特殊性,例如部分女性可能体型相对较小,在选择电极板大小和放置位置时要更加合适。同时,对于育龄期女性,在进行电除颤等治疗时要考虑是否怀孕,因为怀孕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风险,需在治疗过程中保护好胎儿,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等影响。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酗酒、吸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后即使电除颤成功,也需要对其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此类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的风险相对较高,应劝导其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降低再次发生心室颤动的几率。

4.病史因素

有心脏病史,如冠心病、心肌病等的患者,心室颤动的发生可能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在电除颤成功后,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对于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改善心肌供血。

有电解质紊乱病史,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的患者,在电除颤治疗的同时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因为异常的电解质水平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容易导致心室颤动复发。

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后续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时,要详细告知医生过敏药物,避免使用相关药物引发过敏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三、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在进行电除颤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辅助治疗。心肺复苏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供,为电除颤争取时间和提高成功率。同时,可根据情况使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等,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率和改善心脏灌注,但药物治疗是在电除颤基础上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电除颤。

了解疾病
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主要是指心室肌快速、完全不协调收缩,心室无法进行机械性收缩,造成其泵血功能异常的一种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介入术一般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穿孔或夹层、心包填塞、心律失常、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具体如下:1.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在介入手术过程中,由于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夹层形成或支架膨胀不良等原因,可能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
12岁女孩有白带正常吗
王姝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12岁女孩有白带是正常现象。 女孩进入青春期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雌激素的作用促使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等混合形成白带,这是女孩向性成熟迈进的一个信号。有些12岁女孩可能白带出现得较早且较明显,而有些可能相对较晚或较少,这与个体的遗传、营养状况、生
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室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导致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心肌供血严重不足甚至中断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会出现紊乱,容易诱发心室颤动。 心肌梗死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在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区域及周边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都可能发生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难以明确,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受损,局部心肌坏死水肿,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的频发,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常是心室颤动的先兆,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患
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有哪些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高钾血症对心电图的影响主要有T波高尖、P波振幅降低、时限增宽、QRS波群增宽、各种心律失常等。 1、T波高尖 是高钾血症早期的典型表现。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升高,导致心肌复极过程加快,T波变得高耸而尖窄。 2、P波振幅降低、时限增宽 严重高钾血症时,心房肌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受到抑制,P波可出现这些变化。
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低钾血症对心脏有严重影响,会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功能减弱、诱发心力衰竭等。 1、导致心律失常 当血清钾浓度降低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会发生改变,容易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心室颤动、心脏骤停,这是因为低钾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使心肌的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有什么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症状可以从轻度病症、重度病症来分析。 1、轻度病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病变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临床轻度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记忆力减退、乏力和运动耐量下降。 2、重度病症 重度患者会出现心绞痛、少尿、黑朦、晕厥的现象。 随着窦房结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阿-斯综合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有心室颤动、暂时的功能性因素以及器质性心脏疾病等。 1.心室颤动 心源性猝死多见于心室颤动导致的,患者在发生室颤时,因为得不到及时的除颤治疗,可能会发生死亡的可能。 2.暂时的功能性因素 如果患者机体存在暂时的功能性因素,包括心电不稳定、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痉挛等,都可能会导致稳
室性心动过速除颤是同步还是非同步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室性心动过速除颤一般是同步除颤治疗。 同步除颤是指使用除颤仪对患者心脏部位进行电击时,除颤仪发出的复律脉冲的传递必须与患者的心跳保持同步,可以快速缓解心律失常现象,临床上常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率失常疾病的治疗。 非同步电除颤治疗一般不需要考虑与患者的心跳保持同步状态,主要用于治
间歇性预激综合症严重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间歇性预激综合症即预激综合征,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预激综合征是易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由心脏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轻度的预激综合征一般并不严重,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重度的预激综合征相对比较严重,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表现为晕厥、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