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褥疮怎么护理啊
瘫痪患者褥疮护理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皮肤护理(定期翻身、保持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设备和保护剂)、体位护理(正确摆放体位、鼓励肢体活动)、营养支持(合理饮食、补充水分)、创面护理(观察创面、清创换药)、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安慰),同时针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更细心、关注心理,老年人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调整饮食,有基础疾病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病情。
一、皮肤护理
1.定期翻身:定时为瘫痪患者翻身是预防和护理褥疮的关键措施。对于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适当缩短翻身间隔时间。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不同年龄段患者翻身需注意不同情况,儿童骨骼发育尚未完全,翻身动作要更加轻柔;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更要避免过度用力。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和受压的部位,如背部、臀部、足跟等。擦拭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防止皮肤潮湿。若患者大小便失禁,要及时清理排泄物,避免尿液和粪便刺激皮肤。对于女性患者,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
3.皮肤保护:在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如骨隆突处,可使用减压垫、气垫床等减压设备,减轻局部压力。也可涂抹皮肤保护剂,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对于皮肤较为敏感的患者,选择保护剂时要注意其成分,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二、体位护理
1.正确摆放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交替,但要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在摆放体位时,要保持肢体的功能位,防止关节挛缩和畸形。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正确体位。
2.肢体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对于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每天为其进行关节屈伸、按摩等活动,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老年人活动时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受伤。
三、营养支持
1.合理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多给患者提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和口味,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儿童患者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性。
2.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对于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病情控制饮水量。
四、创面护理
1.观察创面:密切观察褥疮创面的大小、深度、颜色、渗出物等情况,及时发现创面的变化。若创面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渗出物增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清创换药:根据创面的情况,定期进行清创换药。对于浅度褥疮,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涂抹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对于深度褥疮,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专业的清创处理。换药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不同年龄段患者创面愈合能力不同,儿童创面愈合相对较快,老年人则可能较慢,换药频率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五、心理护理
瘫痪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褥疮的困扰,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老年人,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更多的陪伴。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护理时要更加细心。选择柔软的衣物和床单,避免摩擦皮肤。在进行翻身、肢体活动等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防止损伤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变化,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差。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饮食上要根据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能力,调整食物的质地和种类。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使用药物和进行护理操作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禁忌。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的病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创面的愈合;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持血压、心率的稳定,避免因病情波动影响褥疮的治疗。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