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孕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高龄孕妇(35岁及以上)因身体机能和生殖系统老化、子宫血管弹性差等增加羊水栓塞风险,孕期要严格产检;经产妇因子宫肌层薄弱、收缩异常易使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孕期需注意休息,选好分娩医院;前置胎盘孕妇因胎盘附着处血管脆弱、位置低易引发羊水栓塞,孕期要减少活动、定期检查;胎盘早剥孕妇因局部压力增加、屏障破坏致羊水进入母体,有症状要及时就医;胎膜早破孕妇因压力改变和感染风险增加羊水栓塞可能,要卧床休息;巨大儿孕妇因产道压力大、子宫收缩异常使羊水易进入母体,孕期要合理饮食和运动;羊水过多孕妇因子宫张力高、血管易破裂及可能存在相关因素增加风险,要定期产检;有多次人工流产史孕妇因子宫内膜和肌层受损、胎盘异常增加羊水进入母体风险,孕期要加强产检并告知医生流产史。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是指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孕妇。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生殖系统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高龄孕妇的子宫血管弹性较差,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使得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风险增加。同时,高龄孕妇的身体对分娩应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发生羊水栓塞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建议高龄孕妇在孕期要更加严格地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状况,提前做好分娩风险评估和应对准备。
二、经产妇
经产妇是指曾经分娩过的女性。经产妇的子宫肌层相对较为薄弱,多次分娩可能会导致子宫肌纤维的损伤和弹性下降。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力度和协调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宫颈裂伤等情况,从而增加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机会。经产妇在孕期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分娩时要选择医疗条件较好、急救设施完善的医院,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三、前置胎盘孕妇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前置胎盘的孕妇,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管丰富且脆弱,在分娩过程中,胎盘剥离时容易出现大量出血。同时,由于胎盘位置较低,与宫颈口接近,羊水更容易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羊水栓塞。前置胎盘孕妇在孕期要减少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胎盘位置变化和胎儿情况。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四、胎盘早剥孕妇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会导致子宫壁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使局部压力增加,破坏了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正常屏障,羊水可能会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还会对母婴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孕妇在孕期如果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五、胎膜早破孕妇
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出,使得羊膜腔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导致羊水进入破损的血管。同时,胎膜早破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宫腔内感染,进一步增加了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胎膜早破的孕妇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臀部,避免羊水进一步流出和脐带脱垂。医生会根据孕周和孕妇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六、巨大儿孕妇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称为巨大儿。巨大儿分娩时,由于胎儿体积较大,会增加产道的压力,容易导致软产道裂伤,如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等。同时,巨大儿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难度也会增加,可能会引起子宫肌层的损伤和血管破裂,使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孕妇在孕期要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营养过剩,适当进行运动,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若发现胎儿过大,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和分娩方式的选择。
七、羊水过多孕妇
羊水过多是指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羊水过多会使子宫张力增高,子宫壁变薄,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机会增加。此外,羊水过多还可能与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也会间接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羊水过多的孕妇要定期进行产检,观察羊水指数和胎儿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放羊水等。
八、有多次人工流产史孕妇
多次人工流产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使子宫内膜变薄,子宫肌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再次妊娠时,胎盘可能会发生粘连、植入等异常情况,在分娩过程中,胎盘剥离困难,容易导致子宫出血和血管破裂,增加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风险。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孕妇在孕期要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胎盘情况,分娩时要提前告知医生流产史,以便医生做好应对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