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不是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和重度子痫前期的定义、区别、诊断、治疗及特殊人群提示。AFLP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阶段;二者病因均不明确,但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肝脏病理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前者诊断靠多项检查及必要时的肝脏病理检查,后者根据高血压、蛋白尿等结合症状与检查结果;治疗上前者尽快终止妊娠并支持治疗,后者采取解痉、降压等多措施及适时终止妊娠;指出正确区分二者对改善母儿预后至关重要,提醒孕妇定期产检,高危孕妇密切关注相关指标,特殊情况需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重度子痫前期的定义
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多发生在妊娠28-40周,平均为36周。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既往文献报道母儿死亡率可分别达75%和85%,但如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终止妊娠,产妇死亡率可降至18%。
2.重度子痫前期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伴蛋白尿大于等于0.3g/24h,或随机蛋白尿(+),同时伴有血清肌酐大于106μmol/L,血小板小于100×109/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和(或)持续上腹部疼痛等症状。
二、两者的区别
1.病因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缺陷、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和代谢改变、免疫应答异常等因素有关。重度子痫前期的病因也不明确,目前有多种学说,如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等。
2.临床表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黄疸进行性加深,可有多尿、口渴、多饮等表现,继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肝功能损害,可伴有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重度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可伴有头痛、眼花、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即子痫。有些患者还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3.实验室检查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检查血清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糖可降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常规可见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等于0.3g;血液检查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血清肌酐升高;还可出现血液浓缩,表现为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升高。
4.影像学检查
对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B超检查可见肝脏弥散性回声增强,呈雪花状,有典型的“亮肝”表现;CT检查可见肝脏密度减低。重度子痫前期一般无肝脏的特异性影像学改变,但可能因孕妇水肿等因素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变化。
5.肝脏病理检查
这是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金标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脏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微滴性脂肪变性,炎症、坏死不明显;重度子痫前期的肝脏病理主要表现为门静脉周围出血、肝实质梗死,但一般不作为常规的诊断方法。
三、诊断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肝脏病理检查。诊断标准包括妊娠晚期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乏力等消化道症状,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低血糖等,B超或CT检查有肝脏脂肪变性的表现。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根据妊娠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伴蛋白尿大于等于0.3g/24h,或随机蛋白尿(+),同时伴有上述提到的其他严重表现即可诊断。
四、治疗
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一经诊断或高度怀疑,应尽快终止妊娠,以剖宫产为宜;同时给予支持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纠正低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可采用血液滤过、血浆置换等治疗措施。
2.重度子痫前期
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降压、合理扩容和必要时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态、适时终止妊娠。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镁解痉,降压药物有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对于孕周小、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促胎肺成熟治疗;病情严重时也需及时终止妊娠。
五、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不是重度子痫前期,虽然两者均为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且部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母儿预后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诊断。
六、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孕妇群体而言,无论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还是重度子痫前期,都会严重威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孕妇在孕期应定期产检,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血压、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孕妇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休息,保证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态。产后也要遵医嘱进行复查和康复。特殊情况下,如孕妇本身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