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寒的区别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寒展开介绍,涵盖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病因有种植、体腔上皮化生、诱导等学说,临床表现为痛经、不孕等,靠影像学、血清CA125测定、腹腔镜检查诊断,治疗分药物和手术;宫寒中医认为是子宫寒冷,与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表现为月经异常、小腹冷痛等,依望闻问切诊断,采用中药调理、艾灸等治疗。特殊人群注意上,年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注重保留生育功能,年轻宫寒女性纠正不良习惯;该疾病仅女性有,宫寒也主要针对女性;两类患者都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相关家族史或病史的需定期检查、综合治疗及密切随访。
一、定义与病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有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等。种植学说认为,经期时部分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则认为,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等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受到持续卵巢激素或经血及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后,可被激活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诱导学说指未分化的腹膜组织在内源性生物化学因素诱导下,可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组织。
2.宫寒:“宫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中医认为其是指女性子宫寒冷,常与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从体质上来说,部分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生活习惯方面,有些女性爱吃冷饮、贪凉,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是为了美观在冬天也穿得很单薄等,都可能导致寒邪入侵体内,损伤阳气,出现宫寒症状。
二、临床表现
1.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多样,且个体差异较大。常见症状有痛经,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至整个经期;不孕,内异症患者不孕率高达40%,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精卵结合及运送、免疫功能异常导致抗子宫内膜抗体增加而破坏子宫内膜正常代谢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异常导致排卵障碍和黄体形成不良等有关;月经异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性交不适,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明显;其他特殊症状,如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严重者可因肿块压迫肠腔而出现肠梗阻症状;膀胱内异症常在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但多无明显排尿困难。
2.宫寒: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热敷后疼痛可缓解;白带清稀量多;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性欲淡漠;部分女性可出现不孕,或怀孕后易发生流产。
三、诊断方法
1.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测定、腹腔镜检查等。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异位囊肿和膀胱、直肠内异症的重要方法,可确定异位囊肿位置、大小和形状,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6%以上;血清CA125测定是一种肿瘤标志物,中、重度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能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00U/ml,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和判断复发情况;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内异症的最佳方法,在腹腔镜下可直接观察盆腔病灶,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
2.宫寒:主要依据中医的望、闻、问、切进行诊断。望诊可见患者面色苍白或灰暗,舌苔白腻;问诊了解患者月经情况、是否有怕冷、手足冰凉等症状;切诊可发现脉象沉迟或弦紧。但由于“宫寒”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其诊断更多依赖于中医医生的临床经验。
四、治疗方法
1.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生育要求等加以选择,强调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痛经症状明显、有生育要求及无卵巢囊肿形成的患者,常用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避孕药、孕激素、孕三烯酮、达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仍未恢复者,以及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者,手术方式有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
2.宫寒:中医治疗宫寒常采用中药调理、艾灸、推拿按摩等方法。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常用的方剂有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等;艾灸可选取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推拿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宫寒症状,如按摩腹部、腰部等部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方面:年轻女性若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有生育需求者,治疗时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避免过度手术对卵巢功能造成损害;对于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可考虑根治性手术。而年轻女性出现宫寒症状,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应及时纠正,如避免食用过多冷饮、注意保暖等;老年女性宫寒可能与身体阳气衰退有关,可适当进行温补调理。
2.性别方面: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发生于女性,所以男性不存在该疾病的困扰。而宫寒主要针对女性,男性不存在“宫寒”的情况,但男性也可能有类似寒证的表现,需中医进行辨证论治。
3.生活方式:无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还是有宫寒症状的女性,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宫寒女性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红枣等;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但在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
4.病史方面: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有宫寒病史且合并其他妇科疾病的女性,在治疗时应综合考虑,避免单纯治疗宫寒而忽视其他疾病的影响。同时,曾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史的患者,术后需密切随访,防止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