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表现
心脏骤停会有一系列表现,首先是突然意识丧失,这是脑部供血中断致神经系统功能受影响的结果;其次是呼吸异常,表现为喘息样呼吸或完全停止等,是身体各器官包括呼吸中枢供血不足致呼吸功能紊乱;然后是大动脉搏动消失,成人常选颈动脉、儿童可选股动脉,因心脏无法泵血致大动脉无搏动;最后是面色口唇改变,表现为苍白或发绀等,是全身血液循环停止、缺氧所致,这些表现对判断心脏骤停及采取急救措施等至关重要。
一、意识丧失
1.表现特点:心脏骤停时,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这是因为心脏骤停导致脑部供血中断,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何,只要发生心脏骤停,首先出现的往往是意识的突然丧失。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更易在疾病发作时迅速出现意识丧失;而年轻人若因电击等意外导致心脏骤停,也会很快陷入意识丧失状态。
2.衍生需求意识丧失是心脏骤停非常关键的表现,它是身体发出的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供氧的强烈信号。及时发现意识丧失并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因为大脑在缺血缺氧状态下,每分钟都可能发生不可逆损伤,所以迅速识别意识丧失对于挽救生命意义重大。
二、呼吸异常
1.表现特点:心脏骤停患者的呼吸会出现异常,可能表现为喘息样呼吸,即呼吸频率不规则、呼吸微弱且不连贯,或者完全停止呼吸。这是由于心脏骤停后,身体各器官包括呼吸中枢得不到足够血液供应,导致呼吸功能紊乱。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心脏骤停时呼吸异常可能更为急促且不规则,而成年人可能先出现喘息样呼吸后逐渐停止;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心脏骤停时呼吸异常可能更容易被误判,但本质仍是因心脏泵血功能丧失导致的呼吸紊乱。
2.延伸内容:呼吸异常是心脏骤停的重要伴随表现,通过观察呼吸情况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例如,若发现某人突然意识丧失且呼吸异常,应高度怀疑心脏骤停,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
三、大动脉搏动消失
1.表现特点:触摸颈动脉(对于成人)或股动脉(对于儿童等)等大动脉,会发现搏动消失。这是因为心脏骤停后,心脏无法有效收缩将血液泵出,导致大动脉无法触及搏动。不同年龄人群大动脉的选择有区别,成人一般首选颈动脉,儿童可选择股动脉。对于有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如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判断大动脉搏动时可能需要更仔细辨别,但心脏骤停时大动脉搏动消失是客观存在的表现。
2.衍生需求大动脉搏动消失是确诊心脏骤停的重要体征之一,准确触摸大动脉搏动对于快速判断心脏骤停至关重要。在急救现场,迅速触摸大动脉搏动来确定是否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是关键步骤。
四、面色口唇改变
1.表现特点:患者面色会变得苍白或发绀,口唇也会出现相应改变,如口唇发紫等。这是因为心脏骤停后,全身血液循环停止,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皮肤黏膜缺氧而出现颜色变化。不同肤色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但本质都是缺氧表现。对于有贫血病史的人群,发生心脏骤停时面色苍白可能更为明显;而肤色较深的人群发绀表现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仍可通过口唇等部位判断。
2.延伸内容:面色口唇改变是心脏骤停导致缺氧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这些改变可以辅助判断心脏骤停的发生。在急救过程中,关注患者面色口唇情况有助于评估急救效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