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心肌病症状表现有哪些
肥厚性心肌病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因肥厚心肌致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肺淤血,年龄大、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孕期女性症状可能更明显,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约三分之一患者有胸痛,多为钝痛或闷痛可放射,因肥厚心肌耗氧增加、供血不足,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冠心病史者发作更频繁严重,要避免情绪激动等;患者常感乏力,因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老年人、有贫血病史、生理期女性症状更突出,需保证休息适当运动;部分患者运动中或后会晕厥,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致脑供血不足,年轻人、有脑血管疾病史者后果可能更严重,要避免剧烈运动;患者可有心悸,因心肌肥厚致电活动紊乱引发心律失常,老年人、有心脏早搏病史、更年期女性症状明显,要避免刺激性饮料;头晕也常见,因心输出量减少致脑部供血不足,年龄大且有相关疾病、长期熬夜劳累者症状复杂频繁,要避免快速转头等动作,定期测血压。
一、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肥厚性心肌病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肥厚的心肌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充盈压升高,进而引起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对于年龄较大者,本身心肺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者,呼吸困难可能会被原有疾病掩盖或加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女性患者在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呼吸困难可能会加剧,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定期产检。
二、胸痛
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闷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颈部等部位。其原因主要是肥厚的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胸痛发作可能更频繁、程度更重。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胸痛症状可能与冠心病发作难以区分。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和寒冷刺激,戒烟限酒,以减少胸痛发作的诱因。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三、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到影响,不能为身体各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突出,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贫血病史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因贫血进一步加重。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女性在生理期,由于失血可能会使乏力症状加重,需注意补充营养。
四、晕厥
部分患者会发生晕厥,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主要是因为肥厚的心肌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年轻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更容易发生晕厥,有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晕厥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改变体位,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有晕厥史的患者外出时最好有人陪同,以防意外发生。
五、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异常,表现为心慌、心跳不规则等。这是由于心肌肥厚导致心肌电活动紊乱,容易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等。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悸。有心脏早搏病史的患者,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患者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保持情绪稳定。女性在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心悸症状,需注意调节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六、头晕
头晕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原因与晕厥类似,多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年龄较大且有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头晕症状可能会更复杂。生活中应避免快速转头、低头等动作,以防头晕加重。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年轻人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头晕症状可能会更频繁出现,需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