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肿瘤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实验室检查中血液检查通过测定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醛固酮与肾素活性、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尿液检查检测电解质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有超声作为初步筛查,CT清晰显示肿瘤情况助于判断良恶性,MRI软组织分辨力高可提供更多信息,核素显像用于特定肿瘤定位及评估。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要考虑辐射影响,孕妇避免危害胎儿的检查,老年人需评估身体耐受性及注意肾功能。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皮质醇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测定血皮质醇及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可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若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且失去正常昼夜节律,可能提示皮质醇增多症相关肿瘤。如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水平常高于正常范围,且昼夜节律消失。
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检测血醛固酮、肾素活性并计算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有助于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相关肿瘤。ARR明显升高,且醛固酮水平不被抑制,高度提示该疾病。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醛固酮水平可高于正常数倍。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血、尿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VMA),对嗜铬细胞瘤诊断有重要意义。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或尿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常显著升高。
2.尿液检查
电解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常出现低血钾、高血钠,检测24小时尿钾、钠有助于发现此类异常,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可初步观察肾上腺形态、大小及有无占位性病变,操作简便、无创,可作为肾上腺肿瘤的初步筛查方法。但对于较小肿瘤或位置较深的肿瘤,检出率可能有限。例如,对直径小于1cm的肿瘤,超声可能难以准确识别。
2.CT检查:CT是诊断肾上腺肿瘤的重要方法,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增强CT扫描可进一步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如肾上腺皮质癌在CT上多表现为较大的不规则肿块,增强后强化不均匀。
3.MRI检查: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软组织分辨力高,在鉴别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对于一些CT难以定性的肿瘤,MRI可提供更多信息。例如,对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MRI上表现为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4.核素显像:
131I间碘苄胍(MIBG)显像:主要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尤其是对于多发、异位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IBG可被嗜铬细胞摄取,通过核素显像可显示肿瘤部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PET/CT可从代谢角度评估肿瘤细胞活性,对肾上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寻找转移灶有一定帮助。如某些恶性肾上腺肿瘤在PET/CT上可表现为高代谢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充分考虑辐射对其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超声作为无创且无辐射的检查,可优先选择。若必须进行CT或核素显像等有辐射的检查,应严格控制辐射剂量,采用儿童专用扫描方案。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儿童的采血可能存在困难,需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尽量减少儿童的痛苦。
2.孕妇:孕妇进行检查时,应避免对胎儿有潜在危害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可作为首选。MRI检查在必要时也可考虑,但应避免使用含钆对比剂,因其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CT和核素显像等有辐射的检查应尽量避免,除非临床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且需充分告知孕妇及其家属相关风险并取得同意。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在进行检查时需评估其身体耐受性。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体位的检查,如MRI,要提前评估老人能否配合完成。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老年人的血管可能较脆弱,采血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老年人的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对比剂进行CT或MRI检查时,要警惕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检查前后应适当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