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多样,包括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以及特殊人群症状特点。典型症状有胸痛(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且持续超30分钟,休息或含硝酸甘油难缓解)、全身症状(发热等)、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室性多见,室颤是早期死因)、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不典型症状有无痛性(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以牙痛等不典型部位疼痛为表现、精神神经症状;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无痛性发生率高;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发生率高且病情复杂、预后差;女性不典型症状常见;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症状可能典型但病情进展快;有心血管病史人群易再发且易出现并发症,各类人群出现可疑症状都应及时就医排查。
一、典型症状
1.胸痛: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且突出的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疼痛性质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程度剧烈,常伴有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甚至可达数小时。部分患者疼痛可持续不缓解,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2.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可持续约1周。还可能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计数增高和血沉增快等,这些是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的。
3.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每小时少于20ml),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则为休克表现。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见于约20%的患者,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发生率约为32%48%。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二、不典型症状
1.无痛性心肌梗死: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20%,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系统的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头晕、晕厥等。由于缺乏典型的胸痛表现,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2.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能以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而胸痛症状不明显。这可能导致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3.以牙痛、下颌痛、肩背痛等为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牙痛、下颌痛、肩背痛等不典型部位的疼痛,容易被误诊为口腔疾病、颈椎病等。这些部位的疼痛可能是心肌梗死引起的放射痛,尤其是当这些疼痛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4.精神神经症状: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烦躁不安等精神神经症状,特别是老年患者。这可能与心肌梗死导致的心排血量下降,引起脑供血不足有关。
三、特殊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他们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气短、乏力,或出现意识障碍、头晕等症状。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且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容易掩盖心肌梗死的症状。因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神经病变,对疼痛的感知能力下降,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较高。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较为严重,心肌梗死的病情往往更为复杂,预后也相对较差。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因为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而忽视病情。
3.女性: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不典型症状更为常见。除了胸痛外,女性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背部或颈部疼痛等症状。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应关注自身的心血管健康,如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应定期体检,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4.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这类人群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症状可能相对典型,但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血管病变可能更为严重,病情进展可能更快。建议这类人群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如果出现胸痛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5.有心血管病史人群: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他们可能对心肌梗死的症状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容易出现并发症。这类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增加药物剂量或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