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包括痛经、月经失调、子宫增大、CA125测定等,需综合判断,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临床症状:
痛经: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常发生在月经来潮前一周,月经结束后逐渐缓解。
月经失调: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缩短。
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性交痛、慢性盆腔痛、肛门坠胀等。
2.体征:
子宫增大: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状隆起,质地硬,有压痛。
子宫后壁或宫底部可触及结节,质硬,有压痛。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可显示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可有结节状突起,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了解子宫血供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清晰显示子宫肌层的病变范围和程度。
血清CA125测定:部分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可升高,但特异性不高。
其他检查:如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在直视下观察子宫腔及盆腔情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对于症状不典型或怀疑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多种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诊断应尽可能明确,避免过度治疗。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