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主要症状有嗜睡、昏迷、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惊厥、呼吸改变、颅内压增高等,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神经保护剂、康复治疗等,预防重于治疗。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
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重者则出现昏迷。
肌张力改变:早期肌张力增高,以后逐渐减弱。
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惊厥:部分患儿可出现惊厥。
呼吸改变:呼吸增快或减慢,不规则或暂停。
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出现脑疝。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头颅B超或头颅CT检查可发现脑水肿或脑梗死的改变。脑电图检查可帮助判断脑损伤的程度。
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关键是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包括:
支持治疗:保持患儿的呼吸通畅,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对症治疗:如惊厥时给予止痉药物,颅内压增高时给予脱水药物等。
神经保护剂:如维生素E、脑活素等,可减轻脑损伤。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低体重、窒息等,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此外,预防重于治疗,孕妇应注意孕期保健,避免感染、中毒、缺氧等情况,以减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患儿的护理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