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初期有什么症状
肠结核初期症状不具特异性,常被忽视或误诊,如有低热、盗汗、腹痛、腹泻、便秘、腹部肿块及全身症状等,应高度怀疑,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休息与营养、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症治疗等措施,同时注意遵医嘱服药、休息、饮食卫生和定期复查。
1.发热:低热或中等度热是肠结核的常见症状,多发生在午后,体温可高达38℃~39℃,常伴有盗汗。
2.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常发生在夜间,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
3.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呈隐痛或钝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痉挛性腹痛。疼痛多在进食后加重,排便后可缓解。
4.腹泻与便秘:腹泻是肠结核的常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呈糊样,不含脓血,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5.腹部肿块: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质地中等,可有轻压痛,多为增生性肠结核所致。
6.全身症状: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初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肠外结核病史者,应高度怀疑肠结核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X线钡剂灌肠等,以明确诊断。
肠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休息与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抗结核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需要治疗6~9个月。
3.对症治疗:腹痛明显者可给予解痉止痛药物;腹泻严重者可给予止泻药物;营养不良者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肠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4.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肠结核是一种可治之症,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