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是什么病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主要经口感染,好发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X线、CT、胃肠镜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或典型的结核肉芽肿。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营养支持、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
1.病因:
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少数可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
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可引起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2.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为肠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
常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吞食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导致咽下感染。
食入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食物,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
3.好发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
女性多于男性。
4.临床表现:
症状: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以及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
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腹部肿块、压痛,或出现肠梗阻表现。
5.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胃肠镜等有助于诊断。
病理检查:对确诊有重要意义。
6.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确诊需要依靠病理检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或典型的结核肉芽肿。
7.治疗:
休息与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肠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对症治疗:腹痛、腹泻严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8.预后:
早期诊断和治疗,大多数肠结核患者预后良好。
若延误治疗或病情严重,可能导致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影响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肠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如果怀疑有肠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对疾病的恢复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