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恐惧症的表现有几种

来源:民福康

狂犬病恐惧症表现多样且会对患者生活、心理和社交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其认知表现为过度担忧感染狂犬病且对狂犬病知识片面认知;情绪表现有焦虑、恐惧、抑郁;行为表现包括反复检查、回避行为、频繁就医;特殊人群如儿童可能哭闹、黏人等,老年人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影响原有疾病控制,孕妇易影响情绪和胎儿发育,出现这些表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干预和治疗。

一、认知表现

1.过度担忧感染狂犬病:患者往往对狂犬病存在极度恐惧,即使被动物轻微接触,如被猫、狗蹭到或衣物被舔,就坚信自己感染了狂犬病,尽管实际上感染风险极低。这种过度担忧不受理性控制,反复在脑海中盘旋,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思维和生活。

2.对狂犬病知识的片面认知:患者可能仅关注狂犬病的严重后果,如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而忽略了感染狂犬病需要特定条件,如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且伤口达到一定深度等。他们可能不断搜索狂犬病相关信息,但往往选择性地关注负面内容,进一步加重恐惧。

二、情绪表现

1.焦虑:患者常常处于持续的焦虑状态,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烦意乱,对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情缺乏兴趣和注意力。担心自己随时可能发病,这种焦虑情绪在接触与动物有关的场景后会明显加重。

2.恐惧:对与狂犬病相关的事物产生强烈恐惧,如看到狗、猫等动物,甚至看到动物的图片、听到动物的叫声都会引发恐惧反应,可能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等生理症状。

3.抑郁:长期处于狂犬病恐惧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情绪,感到情绪低落、沮丧,对未来失去信心,认为自己随时可能死于狂犬病,严重时可能有自杀念头。

三、行为表现

1.反复检查:患者会反复检查自己的身体,寻找可能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痕迹,即使没有发现伤口,也会反复确认。还可能反复检查接触过的物品,看是否有动物的唾液残留。

2.回避行为:为了避免感染狂犬病,患者会尽量回避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如避免去公园、宠物店等可能有动物出没的地方。甚至会拒绝与养宠物的朋友见面,影响正常的社交生活。

3.频繁就医:患者会频繁前往医院,要求医生进行狂犬病相关的检查和诊断,即使医生多次告知没有感染风险,仍不相信,继续寻求其他医生的诊断。

四、特殊人群表现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恐惧情绪,可能表现为哭闹、黏人、睡眠障碍等。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安慰和安全感。在孩子接触动物后,要及时正确地告知孩子感染狂犬病的真实情况,避免过度吓唬孩子。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一些慢性疾病,狂犬病恐惧症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影响原有疾病的控制。家人要多陪伴老年人,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狂犬病,避免让老年人独自搜索相关信息,以免加重恐惧。

3.孕妇:孕妇由于身体和心理的特殊变化,更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狂犬病恐惧症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情绪和胎儿的发育。孕妇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调节,避免过度担忧。

狂犬病恐惧症的表现多样,会对患者的生活、心理和社交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当出现上述表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了解疾病
狂犬病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入侵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后难以有效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狂犬病疫苗的注射部位是哪里?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犬病疫苗有肌内注射和皮内注射两种方法,我国人用的人狂犬病疫苗一般采用肌内注射。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暴露前预防或暴露后处置,狂犬病疫苗一般接种于上臂三角肌肌肉内注射。对于两岁以下幼童可选择大腿外侧上1/3处肌内注射。由于臀部脂肪组织丰富,狂犬病疫苗不容易吸收,免疫效果差,应该防止臀部注射。如果咬伤比较严
狂犬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是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的,狂犬病毒携带者在发病时可以经过分泌物、组织或者血液将自身病毒传染给他人。狂犬病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疾病,主要是猫、犬等食肉动物咬伤人类时,口水分泌物中的狂犬病毒,会经过人类伤口入侵人体。狂犬病现阶段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人类被感染后,一旦发病,死亡率100%。不过人类被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能治愈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狂犬病是不能治愈的。狂犬病指的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过咬伤进行传播,此外可以经过各种伤口和抓伤造成病毒的入侵,人群普遍易感。感染以后可以表现出特征性的恐水、恐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造成
狂犬病潜伏期,人与人之间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在狂犬病潜伏期,理论上讲人和人之间有传染的可能性;即便是被狂犬病病人咬伤抓伤,或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到现阶段为止也没有人传染人的案例。因此推测狂犬病潜伏期应当是不会传染的。
狂犬病疫苗是抗原还是抗体?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狂犬疫苗是一种由人类细胞或鼠细胞提取的具有减毒作用的病毒,它属于抗原类,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所以,您所咨询的这个问题,对您本身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动物咬伤后需及时接种疫苗,以避免感染。
狂犬病狗咬人后会不会死?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被狂犬病狗咬了之后人是会死的。当被咬伤后,不做任何处理任其发展,狂犬病病毒就会经过伤口感染,并开始繁殖蔓延,损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可达百分之百,因此要及时规范的注射狂犬病疫苗。
被狗咬了一定会感染狂犬病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被狗咬了不一定会感染狂犬病。被狗咬了是否会感染狂犬病,主要和狗是否感染狂犬病毒、咬伤部位的深浅、病人修复能力等因素有关;如果狗感染狂犬病毒,且病人被咬伤的部位较深,病人没有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则被感染几率较大。
狂犬病有救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狂犬病是没有办法救的。如果人感染狂犬病,没有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死亡率很高。如果人被病犬咬伤或者感染狂犬病以后,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表现出发病症状比如怕风、咽喉肌痉挛、全身进行性瘫痪等最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发病到死亡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犬病早期的症状表现为会有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乏力、不安、恶心以及牙关紧闭,张口困难,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的瘫痪,恐水等表现。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可以危及生命。狂犬病是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上病死率极高,因此在于预防,被猫狗咬伤、抓伤后需要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来进行预防。
狂犬病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正常狂犬病患者在潜伏期是不会传染的。因为人类的唾液中不携带狂犬病毒,且在人和人之间不会相互传染,而正常的家狗唾液中大部分都携带病毒,它咬伤人体后就具有传染性。因此没有必要特别担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益身体健康。如果怀疑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建议尽早进行狂犬疫苗注射,可以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什么是恐惧症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恐惧症是指对特定人、物或者场景有按捺不住恐惧,紧张心理,这种恐惧和紧张可能会使得脸红,或者有心悸、气急、出汗,甚至让血压发生改变,恶心、晕厥等。恐惧症会有一系列外在表现,判断恐惧症需要标准,对特定对象会引起强烈恐惧,有焦虑不安,去竭力回避,和焦虑症不一样,焦虑症没有特定对象,而恐惧有特定明确对象,患者同时会认识到,这种回避反应可能是不必要
恐惧症的病因是什么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恐惧症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了,截至目前为止,认为跟生理、心理还有社会因素有关。恐惧症一般好发于青壮年,不具有传染性,但和遗传可能有一定相关性。从脑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相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存在一定生物学基础,前扣带回皮质、杏仁核、海马区域,血流是相对正常人群增强。从神经递质假说来说,也会发现恐惧症患者他体内神经递质出现了失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特点是明显而持久害怕社交性情境。或者害怕可能诱发使人感到尴尬社交行为和活动。一旦面临这种场景以后,患者往往会觉得手足无措,因此会比较害怕,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说会出现严重焦虑反应。患者很清楚,这种反应过分,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因为害怕在人前出丑,或者害怕难看,会尽力地去回避,这种类似社交场合,回避又反过来影响
怎样消除密集恐惧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密集恐惧症如果比较严重,会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影响,患者可以在心理咨询陪伴当中,慢慢去适应一些密集情况或者环境,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直接面对这样环境来逐渐适应,这样能够有效缓解面临这样情况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等症状。另外,也可以采用一些方式方法,比如深呼吸。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时,可以采用深呼吸来慢慢放松自己身体和情绪,这样都能够起到很好效
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克服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可以通过给予积极暗示的方法有效改善,比如经常对着镜子告知自己有很多优点,同时也认为自己比较优秀,给予自己积极暗示能够提升自信。另外,也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能够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等方法应用,都能够有效改善。如果通过上述方式不能够很好改善,需要及时咨询心理咨询师或者寻求精神科医生帮助改善。
怎样治焦虑恐惧症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诊断为焦虑症或者恐惧症时,一定要根据症状以及病程的长短严重程度,在精神科医生的评估下科学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症状比较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症状比较轻的在院外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要有很好的依从性,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停药。治疗过程中出现情绪变化时,能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改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