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和脑梗死有区别吗
脑梗塞和脑梗死本质无区别,医学规范名称为脑梗死,它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发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征。“脑梗塞”过去常用,如今“脑梗死”更能反映本质而成为专业规范名称。其常见病因有动脉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病变。不同人群受影响不同,老年人风险高、预后差,年轻人患病有年轻化趋势且多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男性风险相对高,女性绝经后及孕期产后风险增加,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疾病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都会增加发病风险。治疗强调早期干预,有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等方法,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在诊治时需特殊考虑。
一、脑梗塞和脑梗死本质无区别
脑梗塞和脑梗死指的是同一类疾病,医学上规范名称为脑梗死,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起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二、名称来源及历史原因
脑梗塞的叫法在过去较为常用,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命名更多基于临床经验和大体病理改变。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这类疾病主要是血管堵塞后,造成局部脑组织梗死,所以“脑梗死”的表述更能准确反映疾病的本质病理过程,因此在医学专业领域逐渐成为规范名称,但在日常交流和部分非专业场合,“脑梗塞”的说法仍然存在。
三、疾病常见病因
1.动脉硬化: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2.心源性栓塞: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可使心脏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堵塞血管,导致脑梗死。这种情况在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3.小动脉病变: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小范围脑梗死,多见于高血压患者。
四、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高,且预后相对较差。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降低,同时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老年人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一旦出现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年轻人:近年来,脑梗死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梗死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高脂高糖饮食等。年轻人应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减轻工作压力,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如果有家族性脑血管病遗传史,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体检。
2.性别因素
男性:男性患脑梗死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更为普遍有关。男性应尽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
女性: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患脑梗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风险逐渐增加。绝经后女性应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同时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孕期和产后,女性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这与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生活方式
饮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应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运动:缺乏运动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应戒烟,限制饮酒量。
4.病史因素
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些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规律服药,定期复查。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积极治疗,预防复发。
五、治疗与康复
1.治疗:脑梗死的治疗强调早期干预,发病4.56小时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部分患者可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以尽快恢复脑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此外,还需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
2.康复: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等,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一些检查和治疗方法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安全性。
2.儿童:儿童发生脑梗死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儿童的治疗和康复需要更加专业的团队进行评估和指导,同时要关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3.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患者,在治疗脑梗死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