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钙症状有哪些
宝宝缺钙可能出现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出牙晚及其他症状,家长可通过血钙、维生素D水平等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多晒太阳、食用富含钙的食物。
1.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的宝宝,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
胸部:肋骨串珠,以第7~10肋骨最明显,骨骺端碱性磷酸酶堆积,出现肋骨串珠。
四肢:手腕、足踝部出现圆钝的肥厚性隆起,形如手镯或脚镯。
脊柱: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严重者可导致鸡胸或漏斗胸。
2.肌肉松弛:
宝宝缺钙时,全身肌肉兴奋性增加,会出现表情淡漠、多汗、睡眠不安、夜惊、夜啼等症状。
3.出牙晚:
正常情况下,宝宝6~8个月开始出牙,如果宝宝缺钙,会导致出牙时间推迟,牙齿参差不齐。
4.其他:
宝宝缺钙还可能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X型腿或O型腿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不同年龄段的宝宝缺钙症状也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家长怀疑宝宝缺钙,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血钙、维生素D水平等,以明确诊断。
如果宝宝确诊缺钙,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在日常饮食中,家长也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蔬菜等。
此外,家长在给宝宝补充钙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钙剂的选择:
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是临床上常用的钙剂。
乳酸钙:容易被人体吸收,适合胃肠道不适的宝宝。
葡萄糖酸钙:水溶性好,口感好,适合儿童服用。
2.钙剂的服用时间:
碳酸钙:最好在饭后1~2小时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乳酸钙:可以在饭前服用,有利于吸收。
葡萄糖酸钙:可以在睡前服用,有利于血钙的补充。
3.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宝宝出生后2周左右,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国际单位。
除了补充维生素D制剂外,还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每天晒太阳1~2小时,以促进钙的吸收。
4.钙剂的服用剂量:
钙剂的服用剂量应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缺钙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家长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时,要注意两者的比例,一般为2:1较为合适。
总之,宝宝缺钙会影响生长发育,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补充。同时,要注意给宝宝合理喂养,多晒太阳,让宝宝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