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羊水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高龄产妇、多次分娩史等情况可致)、血窦开放(分娩中宫颈或宫体损伤如宫颈裂伤、前置胎盘等情况引发,经产妇、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病史孕妇更易出现)、胎膜破裂(多发生在胎膜破裂后,胎膜早破伴宫缩过强、孕妇过度劳累、生殖道感染等会增加风险);特殊人群方面,高龄产妇孕期应加强产检、分娩时遵循指导,经产妇孕期注意休息、分娩配合检查及产后密切观察,有前置胎盘等相关病史的孕妇孕期积极治疗、分娩做好准备且日常生活避免刺激子宫。
一、羊水栓塞的病因
1.羊膜腔内压力过高:临产后,特别是第二产程子宫收缩时,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当羊膜腔内压力明显超过静脉压时,羊水有可能被挤入破损的微血管而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等情况可使子宫过度膨胀,增加羊膜腔内压力,从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高龄产妇由于子宫肌层相对薄弱,对宫缩的耐受性较差,在分娩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羊膜腔内压力异常升高的情况。有多次分娩史的女性,子宫肌层弹性下降,在宫缩时也可能导致羊膜腔内压力过高。
2.血窦开放:分娩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如宫颈裂伤、子宫破裂、剖宫产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羊水可以通过开放的血管或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对于经产妇,由于宫颈和子宫经历过多次分娩的扩张和收缩,组织弹性和完整性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分娩时更容易出现血窦开放的情况。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病史的孕妇,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管容易受损,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机会。
3.胎膜破裂:大部分羊水栓塞发生在胎膜破裂之后,羊水可从子宫蜕膜或宫颈管破损的小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胎膜早破也是导致羊水栓塞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胎膜早破伴有宫缩过强时,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循环。孕妇的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可能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孕期有生殖道感染的孕妇,炎症可能破坏胎膜的完整性,导致胎膜早破,进而增加羊水栓塞的发生几率。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孕期应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和自身的情况。分娩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在分娩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度用力,减少子宫损伤和羊膜腔内压力异常升高的可能性。
2.经产妇:有多次分娩史的女性,在孕期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分娩时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操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情况。产后要密切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有相关病史的孕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病史的孕妇,在孕期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保胎和监测。分娩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这类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