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如何估计出血量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方法及不同人群相关注意事项。估计方法包括:一是根据症状估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10ml,50100ml/d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量250300ml可引起呕血,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二是根据休克指数估计,休克指数不同对应不同失血量,但本身心率或血压异常者该指标准确性受影响;三是根据实验室检查估计,血红蛋白等指标在急性出血早期变化不明显,上消化道出血后血尿素氮会升高。同时提醒孕妇、儿童、老年人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注意特殊情况,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根据症状估计
1.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日出血量在510ml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但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对于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史的人群,即使平时无明显不适,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少量出血情况。年龄较大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出血的耐受性降低,更应重视该检查。
2.黑便:当出血量达50100ml/d时,可出现黑便。黑便的出现提示上消化道有一定量的出血,且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分解后形成硫化铁所致。生活中大量饮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的概率相对较高。若患者本身有肝硬化病史,出现黑便可能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表现,需高度警惕。
3.呕血: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呕血颜色可因出血量及在胃内停留时间而异,出血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则呕血呈鲜红色或混有凝血块;若出血少、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则呈咖啡渣样。有胃癌、胃黏膜脱垂等病史的患者出现呕血,可能提示病情进展,应及时就医。
4.全身症状: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储备功能较差,即使出血量相对较少,也可能较早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而患有贫血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对出血的耐受性更差,同样的出血量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全身症状。
二、根据休克指数估计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正常休克指数约为0.58。当休克指数为1时,失血量约为1000ml;休克指数为1.5时,失血量约为1500ml;休克指数为2时,失血量约为2000ml。休克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血量和患者的循环状态,但对于本身心率较快或血压异常的人群,如患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该指标的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需结合其他方法综合判断。
三、根据实验室检查估计
1.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这些指标可反映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这些指标可能变化不明显。一般在出血后34小时才开始出现下降,出血后2472小时降至最低。对于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导致贫血的患者,本身血红蛋白等指标就处于较低水平,判断出血量时需结合患者基础值进行综合分析。
2.尿素氮: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液中的蛋白质在肠道被吸收,可使血尿素氮升高。一般于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大多不超过14.3mmol/L,34日后降至正常。若尿素氮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再次升高,可能提示继续出血或有再出血的情况。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本身尿素氮水平可能就有异常,在判断时需排除基础疾病的影响。
温馨提示:对于孕妇,上消化道出血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可能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胃炎等有关。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呕吐物、粪便的情况等,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出血的耐受性差,更容易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家人要加强护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送医治疗。有上消化道疾病病史、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大量饮酒等人群,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