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判断可从临床表现、病史和症状特点、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及相关检查等方面进行:临床表现包括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和血象变化、发热;病史和症状特点需结合既往有无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史及伴随症状辅助判断;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耐受性差、病情复杂,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家长密切观察,孕妇要考虑孕期特殊生理变化;相关检查有实验室检查、胃镜检查(诊断病因首选,主张出血后2448小时内急诊检查)、X线钡餐检查及选择性动脉造影等其他检查。
一、临床表现判断
1.呕血与黑便: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若出血量较少、速度慢,也可无呕血。呕血的颜色取决于出血量及血液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若出血量大、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出的血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若出血量少、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血液经胃酸作用后,呕出物可呈咖啡渣样。黑便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症状,是由于血红蛋白中的铁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所致。典型的黑便呈柏油样,黏稠而发亮。当出血量大时,血液在肠道内推进较快,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大量失血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出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口渴、黑矇或晕厥等症状。皮肤湿冷、苍白,呈灰白色或紫灰花斑,按压后褪色恢复缓慢。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塌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脉压差减小。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休克。
3.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患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早期由于周围血管收缩和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一般在出血后34小时开始出现贫血,612小时后血液稀释到最大限度。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白细胞计数在出血后25小时可升高,血止后23天恢复正常。但肝硬化患者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升高。
4.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降至正常。发热的原因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二、病史和症状特点辅助判断
1.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有无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炎、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史。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患者常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出血前疼痛可加剧,出血后疼痛可缓解。肝硬化患者多有肝炎、酗酒等病史,可伴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黄疸、腹水、脾大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史的患者,可能因药物损伤胃黏膜而导致出血。
2.伴随症状:伴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特别是出血前疼痛加剧,出血后缓解,提示消化性溃疡出血。伴有肝掌、蜘蛛痣、黄疸、腹水等表现,应考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伴有食欲不振、消瘦、乏力、上腹部肿块等,可能为胃癌出血。伴有剧烈呕吐,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后为血性液体,可能是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对失血的耐受性较差,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能出现严重的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而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出血后病情往往更为复杂。在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因为老年人可能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2.儿童: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成人有所不同,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胃黏膜糜烂等。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有无呕血、黑便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观察其喂养情况,如是否有拒食、呕吐等表现。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严重影响。在判断时,要考虑到孕期的特殊生理变化,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检查方法。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相关检查判断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判断失血的程度和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可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有助于判断出血的原因和指导治疗。肝肾功能检查可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对于肝硬化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大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但不能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2.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它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发现出血的部位和病因,并可在直视下进行止血治疗。一般主张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X线钡餐检查:对于胃镜检查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X线钡餐检查。但X线钡餐检查对一些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如胃镜检查,且不能进行止血治疗。
4.其他检查:如选择性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可用于诊断一些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但这些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一般不作为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