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脊髓损伤可造成脊髓休克期表现
严重的脊髓损伤可造成脊髓休克期表现,主要包括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早期并发症等,需卧床休息、预防并发症,恢复期需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也很重要。
1.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与肢体肌肉软瘫,肌张力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无随意运动。
感觉功能障碍: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均消失,完全性脊髓损伤在骶段S4-5无任何感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休克期: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表现为汗腺分泌障碍,皮肤潮红、干燥、无汗或多汗;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心血管功能紊乱,如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恢复期:自主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皮肤出汗功能恢复正常,但仍可能存在体位性低血压。
3.其他:
早期并发症:严重的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多种早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
后期并发症: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对于严重的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在脊髓休克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给予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以恢复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
此外,对于严重的脊髓损伤患者,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家人需要注意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社会也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脊髓损伤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患者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