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与护理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让患儿居家隔离2周,保证充足休息,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和勤洗手,给予清淡易消化流食或半流食并鼓励多饮水;药物治疗方面,体温超38.5℃或有明显不适时,6个月以下婴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两者均可选用,小于3个月应及时就医,病情较重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利巴韦林,还可用开喉剑喷雾剂等缓解口腔疼痛;特殊人群中,小于6个月婴儿要密切观察,护理动作轻柔、喂药小心,过敏体质患儿用药前告知医生并观察过敏反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患儿要积极配合治疗并观察基础疾病控制情况。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休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应让患儿居家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
2.日常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饭后让患儿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及时更换因发热汗湿的衣服,勤洗手,家长接触患儿前后也要洗手。
3.饮食调整: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过烫、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疱疹引起疼痛。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保持口腔和咽喉湿润,利于缓解不适症状。
二、药物治疗
1.退烧药物:当患儿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患儿明显不适时,可使用退烧药。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6个月以下婴儿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患儿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可选用。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时应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烧药。
2.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的抗肠道病毒药物,一般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如果病情较重、反复高热、病程较长,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利巴韦林等药物。
3.缓解口腔疼痛药物: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冰硼散等药物,喷于口腔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疱疹愈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患儿:小于6个月的婴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进食等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儿口腔黏膜。由于婴儿吞咽功能不完善,喂药时要特别小心,防止呛咳。
2.过敏体质患儿:如果患儿有药物过敏史,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合并其他疾病患儿:如果患儿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使原有病情加重。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同时注意观察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