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险期一般为发病后的2周内,患者病情可能出现波动,需密切监测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脑水肿和预防并发症等,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配合治疗、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注意饮食,危险期过后也需定期复查、控制危险因素、避免诱因、遵医嘱服药、注意休息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危险期的时间范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期一般为发病后的2周内,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在这段时间内,患者的脑血管容易再次破裂出血,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危险期的症状:在危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头痛:通常是剧烈的、难以忍受的头痛,可能伴有呕吐。
2.颈项强直:颈部肌肉变得僵硬,头部转动困难。
3.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昏迷、嗜睡、烦躁等意识改变。
4.癫痫发作: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癫痫。
5.其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
危险期的治疗:在危险期,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脑水肿和预防并发症。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1.卧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止血治疗:使用止血药物或手术治疗来止血。
4.预防脑血管痉挛:使用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
5.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止痛、止吐等。
危险期的监测:在危险期,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和各项实验室指标。医生会定期进行头部CT检查,以了解脑部情况。
危险期的注意事项:在危险期,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配合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2.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保持病房安静。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头痛加剧、意识不清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应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避免刺激:避免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刺激。
6.饮食注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危险期过后,患者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头部CT或其他检查,以监测病情。
2.控制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预防再出血。
3.避免诱因: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诱因。
4.遵医嘱服药:继续服用医生开的药物,不得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
5.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
6.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总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期是病情较为严重的阶段,需要患者和家属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