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的应对措施包括:持续密切监测体温,每12小时测一次并记录,同时观察精神等状态,异常则及时就医;体温38.5℃以下且精神好时优先物理降温,如敷额头、温水擦拭、用退热贴等,超38.5℃或不适时在医生指导下用退烧药,小于3个月婴儿发热应及时就医;多补充水分,避免高糖饮料,出现脱水症状及时就医;保证患儿休息。治疗原发病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隔离、口腔护理,医生可能用清热解毒中成药。特殊人群需注意,低龄儿童护理要更细心,严格遵医嘱用药;有基础疾病儿童治疗时告知医生基础病情况;过敏体质儿童使用药物或用品要注意过敏反应。
一、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的应对措施
1.监测体温:持续密切监测患儿体温,一般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准确记录体温变化情况,有助于掌握病情发展和判断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
2.物理降温:当体温在38.5℃以下且患儿精神状态尚可时,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湿毛巾给患儿敷额头,每510分钟更换一次;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1015分钟;也可给患儿使用退热贴。
3.药物降温:当体温超过38.5℃或患儿因发热出现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热时,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烧药,应及时就医。
4.补充水分:发烧会使患儿体内水分散失增加,容易出现脱水情况。要多给患儿喝温开水,也可适当喝一些鲜榨果汁,但要注意避免喝糖分过高的饮料。如果患儿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
5.保证休息: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避免让患儿剧烈活动,减少能量消耗。
二、治疗原发病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可用淡盐水漱口。医生可能会根据患儿情况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密切观察病情。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水温,避免过冷刺激患儿。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患儿本身有心脏病、肺部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发烧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告知医生患儿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3.过敏体质儿童:若患儿为过敏体质,在使用药物或物理降温用品时要特别注意。如使用退热贴时,要观察患儿皮肤是否有发红、瘙痒等过敏反应;使用药物时,要告知医生患儿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