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缺钙的表现
缺钙是婴儿常见营养缺乏症,主要表现为多汗、烦躁、出牙晚、囟门晚闭、方颅、串珠肋、鸡胸、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方法为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调整饮食、多晒太阳,预防措施包括坚持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和多晒太阳。补钙需遵医嘱,注意钙剂的种类、剂量和服用方法,饮食调整和晒太阳也很重要。
一、表现症状
缺钙是婴儿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都可能因各种原因而缺钙。婴儿缺钙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头部多汗:婴儿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其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2.精神烦躁:宝宝缺钙,精神状态不佳,会出现烦躁、好哭、睡眠不安、易醒、易惊跳等现象,这些是婴儿缺钙早期表现。
3.出牙晚:正常情况下,婴儿在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如果婴儿缺钙,会导致出牙延迟,严重者可到1岁半后才出齐牙齿。
4.前囟门闭合晚:正常婴儿在1岁半前囟门就应闭合,如果缺钙,会导致前囟门闭合延迟,可延长至2岁甚至3岁。
5.方颅:缺钙严重时,宝宝的颅骨会变软,因顶骨与枕骨较快发育,前囟门扩大,且多会在3-6个月时闭合,形成方颅。
6.串珠肋:缺钙的婴儿,其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让婴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7.鸡胸:严重缺钙的婴儿,胸骨前凸,形似鸡胸。
8.X型腿或O型腿:如果宝宝缺钙,站立负重后,下肢骨弯曲,会导致“X”或“O”型腿。
9.其他骨骼畸形:除以上表现外,缺钙严重的婴儿,还可能出现脊柱弯曲、鸡胸、漏斗胸等骨骼畸形。
二、检查诊断
1.血钙测定:正常情况下,血钙值为2.25-2.58mmol/L,如果血钙值低于2.2mmol/L,即可确诊为缺钙。
2.血磷测定:血磷值降低,一般提示缺钙。
3.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在成骨细胞中活性最高,当缺钙时,碱性磷酸酶活性会明显升高,因此该项检查对诊断缺钙有重要意义。
4.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可以反映婴儿的骨矿含量,对诊断缺钙有重要意义。
三、治疗方法
1.补充钙剂:如果婴儿缺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同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2.饮食调整: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婴儿,可以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3.晒太阳: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每天晒太阳时间最好在1小时以上。
四、预防措施
1.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钙,且吸收率高,因此,坚持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婴儿缺钙。
2.适时添加辅食:婴儿在4-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逐渐增加辅食的种类和数量,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补充维生素D:婴儿出生后2周,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800IU,以促进钙的吸收。
4.多晒太阳: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每天晒太阳时间最好在1小时以上。
五、注意事项
1.对于缺钙的婴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自行补钙,以免引起钙中毒。
2.在给婴儿补钙时,需要注意钙剂的种类、剂量和服用方法,避免过量补钙。
3.婴儿补钙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4.婴儿补钙期间,需要注意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5.对于早产儿、双胞胎或生长发育过快的婴儿,需要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缺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