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窦炎治疗
鼻炎和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恢复鼻腔和鼻窦正常生理功能、消除感染、减轻炎症、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治疗方案需综合多因素制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鼻腔冲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还需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增强体质等;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诊评估效果并调整方案以确保疗效和预防复发。
一、治疗原则
鼻炎和鼻窦炎的治疗旨在恢复鼻腔和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消除感染,减轻炎症,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史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制定。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是治疗鼻炎和鼻窦炎的一线药物。
抗组胺药: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可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对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
减充血剂:能迅速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黏液促排剂:促进纤毛运动,稀释黏液,利于分泌物排出,改善鼻窦引流。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是关键。应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白三烯调节剂: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合并的患者有一定疗效。
2.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炎性介质,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局部微环境,缓解症状。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尤其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较为安全。
3.手术治疗
对于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鼻息肉或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等,通过手术改善鼻窦的引流,清除病变组织。
三、特殊人群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用药需谨慎。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
对于低龄儿童,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鼻腔冲洗。如需使用药物,应严格按照儿童剂量使用,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鼻窦炎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孕妇
孕期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孕妇在治疗鼻炎和鼻窦炎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症状较轻,可先采用鼻腔冲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若病情严重,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鼻炎和鼻窦炎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药物反应。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同时,减少接触烟雾、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
2.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鼻炎和鼻窦炎的发作。
3.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之间,可缓解鼻黏膜干燥,减轻症状。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五、治疗效果评估与随访
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鼻内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预防疾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