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表现
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会出现多种严重后果,包括肌肉挛缩,如前臂可致爪形手、小腿可致马蹄内翻足,影响患者肢体发育和功能,早期可康复训练,严重时需手术;神经损伤,表现为感觉和运动障碍,不同人群恢复情况不同,需用营养神经药物和康复训练;肢体肿胀减轻但皮肤有色素沉着、干燥脱屑甚至溃疡坏死,不同人群表现和愈合情况有差异,需清洁换药或植皮;全身症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感染中毒症状,高龄和有慢性疾病患者病情更重,需综合治疗。
一、肌肉挛缩
肌肉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常见表现。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持续升高,肌肉长时间缺血,导致肌肉发生变性、坏死,后期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从而引起肌肉挛缩。不同部位的肌肉挛缩会导致相应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如前臂的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可出现爪形手畸形,表现为手指屈曲、不能伸直,手部功能严重受损;小腿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可导致马蹄内翻足畸形,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年龄较小的患者骨骼和肌肉尚在发育阶段,肌肉挛缩对其肢体发育影响更大,可能导致肢体发育迟缓、双侧肢体不对称等情况。女性患者可能因手部功能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动作,如化妆、书写等。有运动习惯的患者,肌肉挛缩会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对于有此类情况的患者,早期可进行康复训练,若挛缩严重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二、神经损伤症状
神经对缺血非常敏感,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神经因长时间缺血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如局部皮肤的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等,而且随着病情发展,感觉障碍的范围可能逐渐扩大。运动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无力、瘫痪等情况。例如,坐骨神经损伤时,患者会出现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表现为行走困难、下肢麻木等。老年人本身神经功能可能已经有所减退,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神经损伤的恢复更困难。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后对其劳动能力影响较大。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神经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病变,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后神经损伤会更加严重,恢复也更差。对于这类患者,除了针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外,还需要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神经恢复,同时进行康复训练。
三、肢体肿胀与皮肤改变
晚期肢体肿胀可能有所减轻,但会出现皮肤的一系列改变。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颜色变深,这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中的含铁血黄素等物质沉积所致。皮肤还会变得干燥、脱屑,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光泽。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溃疡、坏死,经久不愈。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发生溃疡后愈合相对较慢,而且容易继发感染。女性可能更在意皮肤外观的改变,对其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吸烟的患者,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不良,皮肤改变会更加明显,且愈合困难。有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本身血管条件差,肢体肿胀和皮肤改变会更严重,治疗时需要综合改善血管条件。对于皮肤溃疡患者,需要进行创面的清洁、换药等处理,必要时进行植皮手术。
四、全身症状
骨筋膜室综合征晚期,由于大量的肌肉坏死,会释放出肌红蛋白等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这些物质经过肾脏排泄时,可能会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少尿、无尿、水肿等症状。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这是因为坏死组织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感染中毒症状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预后也更差。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肺部疾病的患者,全身症状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对于出现全身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保护肾功能、抗感染、支持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