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常见护理措施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光照疗法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特殊人群提示。一般护理需密切观察黄疸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合理喂养及做好皮肤护理;光照疗法护理要做好光疗前准备、光疗过程护理和光疗后护理;药物治疗护理需遵医嘱用药并观察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需更密切观察和护理,家长要配合治疗、按时复查,注意保暖、防感染和保证营养供给。
一、一般护理
1.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情况,包括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消退情况等。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食欲、哭声、吸吮力等,若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状,可能为重症黄疸,需及时就医。
2.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避免低体温或发热影响黄疸的代谢。
3.合理喂养: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摄入,提倡早期、频繁喂奶,一般每23小时喂一次,以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黄疸程度。若为母乳喂养,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新生儿有效吸吮;若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具的清洁和消毒。
4.皮肤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防止臀红及皮肤感染。在给新生儿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同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破损、皮疹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二、光照疗法护理
1.光疗前准备:清洁光疗箱,检查灯管是否全亮,水槽内加蒸馏水至2/3满,调节箱温至3032℃,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给新生儿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用黑色眼罩遮盖双眼,避免损伤视网膜;用尿布遮盖会阴部,保护生殖器。
2.光疗过程护理:将新生儿裸体放入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光疗期间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如精神状态、体温、呼吸、脉搏等,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使体温保持在3637℃。注意观察黄疸的消退情况,可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胆红素值。保证新生儿水分及营养供给,可在两次喂奶之间喂少量温开水。
3.光疗后护理:光疗结束后,关闭电源,将新生儿抱出光疗箱,清洁皮肤,去除眼罩和尿布。继续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及有无光疗不良反应,如发热、腹泻、皮疹等,一般这些症状在光疗停止后可自行缓解。
三、药物治疗护理
1.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新生儿使用药物,如肝酶诱导剂、益生菌等,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有无不良反应,如腹泻、呕吐、皮疹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有窒息史、母婴血型不合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黄疸可能更为严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这类特殊新生儿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带新生儿进行复查。同时,要注意给新生儿保暖,避免感染,保证营养供给,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