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值
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值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2周,血清胆红素不超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最长34周,血清胆红素不超257μmol/L(15mg/dl)。病理性黄疸若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每日上升超85μmol/L,黄疸持续足月儿超2周、早产儿超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超34μmol/L,需及时就医。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黄疸情况,鼓励母乳喂养,若出现病理性黄疸特征应及时就医,勿自行处理。
一、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值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正常范围值有所不同。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足月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这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不足,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等生理特点导致,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
2.病理性黄疸
若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则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2mg/dl)。病理性黄疸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溶血、肝胆疾病等,需要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二、温馨提示
1.密切观察
对于所有新生儿,家长都应密切观察黄疸情况,包括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范围及变化等。这是因为黄疸若进展迅速或长时间不消退,可能提示病理性情况,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避免严重并发症,如胆红素脑病等。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家族黄疸病史或母亲曾有不良孕产史的新生儿,更需重点关注。
2.喂养方面
鼓励母乳喂养,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摄入,促进排便,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若因某些原因无法母乳喂养,要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并按正确方法喂养。因为喂养不足可能导致胎便排出延迟,胆红素重吸收增加,从而加重黄疸。
3.就医指导
一旦发现新生儿黄疸出现上述病理性黄疸的特征,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型、肝功能、感染指标等,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采用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处理黄疸,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