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肠道菌群失调症

来源:民福康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检查方法包括:粪便常规检查可初步筛查,能发现与菌群失调相关线索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粪便菌群分析中的细菌培养可定量检测主要菌群,分子生物学方法能更精准检测;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并取组织病理检查,排查器质性病变;其他检查中的血生化检查可了解肠道功能状态间接反映菌群失调,尿有机酸分析可检测相关代谢产物变化为诊断提供线索,不同人群检查需考虑相应特点。

一、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是初步筛查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常用方法。通过对粪便的外观、性状、隐血等进行检测,能发现一些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线索。例如,正常粪便性状多为成形软便,若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出现粪便稀溏、不成形等情况,但这只是初步提示,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粪便常规检查的意义相同,但婴幼儿由于排便控制能力差等特点,采集粪便样本时需更加小心、规范,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二、粪便菌群分析

1.细菌培养

通过对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可以定量检测肠道中的主要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以及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数量。正常情况下,有益菌占优势,条件致病菌数量相对较少。如果有益菌数量明显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有一定差异,例如婴幼儿肠道菌群处于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与成人的菌群组成不同,在进行菌群分析时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对结果解读的影响。

2.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更精准地检测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它能检测到一些培养方法难以检测到的细菌种类,对于早期、微量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有更好的检测效能。在特殊人群方面,如患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肠道菌群可能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助于更细致地了解菌群的改变情况。

三、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形态、色泽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虽然肠镜检查主要用于排查肠道器质性病变,但在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能会发现肠道黏膜的一些非特异性改变,如黏膜轻度充血、水肿等。对于有肠道不适症状且高度怀疑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有长期肠道病史的人群,肠镜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排查手段。不过,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评估其耐受性和风险。

四、其他检查

1.血生化检查

部分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引起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如电解质紊乱等。通过血生化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情况,间接反映肠道功能状态。例如,严重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引起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血生化检查可发现相关指标异常。不同性别在肠道菌群失调时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女性妊娠期合并肠道菌群失调,血生化检查需要更加关注对胎儿的影响等特殊情况。

2.尿有机酸分析

某些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影响体内有机酸的代谢,通过尿有机酸分析可以检测到一些相关的代谢产物变化。例如,肠道菌群异常可能导致某些有机酸的产生或排泄异常,从而为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提供线索。在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群中,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其肠道菌群可能发生改变,尿有机酸分析对于这类人群肠道菌群失调的检查有一定帮助,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了解疾病
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由于肠道菌群变化而出现的失衡状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人类肠道是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且以细菌为主。正常的肠道内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某些肠道疾病等可影响其动态平衡,可造成平衡失调,造成的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主要可出现腹泻,也可伴腹胀、腹痛及一系列腹部不适感。长期的腹泻又可加重肠道菌群失调,二者互为因果,会相互影响。
肠道菌群失调症怎么能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症要做全身支持治疗,经过肌注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也可试用注射转移因子。病因治疗,如由于巨结肠,胆囊炎造成的肠球菌过度繁殖;维生素缺乏造成的肠球菌减少或消失;小肠蠕动过快而造成的酵母菌过多等,须先除去病因,然后再扶持正常菌群。调整菌群治疗,可以经过饮食调整、抗菌药物、益生菌制剂、益生元
肠道菌群失调症该怎么办最好?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症可以选择用抗菌药物和饮食调整治疗。抗菌药物:根据菌群分析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及抑制过度繁殖的细菌,因此间接扶植肠道繁殖不足的细菌。此外还可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将肠道细菌大多数消灭,然后再灌入正常肠道菌群的菌液以使其恢复;饮食调整: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碳水化合物,腐败性腹
发现肠道菌群失调症该怎么办好?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发现肠道菌群失调症该做全身支持治疗,可肌注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也可试用注射转移因子进行治疗。病因治疗,如由于巨结肠,胆囊炎造成的肠球菌过度繁殖;维生素缺乏造成的肠球菌减少或消失;小肠蠕动过快而造成的酵母菌过多等,都必须先除去病因,然后再扶持正常菌群。调整菌群治疗,可以经过饮食调整、抗菌药物、益生
得了肠道菌群失调症咋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得了肠道菌群失调症,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以免体液不足以及酸碱平衡紊乱。日常合理饮食,积极补充营养,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比如韭菜、生菜等。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止泻药、微生态制剂、抗菌药物等调节肠道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病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可能与药物因素、饮食习惯、肠道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 1、药物因素 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或抗肿瘤药物,可能会促进或抑制部分肠道菌群生长,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 2、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3
胃肠功能紊乱需要几天能恢复
丁印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胃肠功能紊乱一般7-15天能恢复。 急性胃肠炎导致患者的胃肠黏膜出现病变,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时,病程相对较短,经过规范治疗后,通常7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的胃肠蠕动功能。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失调症等原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时,属于慢性病变,需要经过长时间调理才能恢复正常,大约需要15天。 患者平时需要保证饮
大便白色絮状物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大便出现白色絮状物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异常现象,如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等。 1.结肠炎 当肠道发生炎症,如结肠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肠道黏膜的损伤和渗出增加,一些坏死的黏膜组织可能会混合在大便中,形成白色絮状物。炎症还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异常。此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进行处理,能够切除病变
最近经常放屁能否吃益生菌调理肠胃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最近经常放屁能否吃益生菌调理肠胃,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益生菌属于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护肠道健康。如果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可能会导致食物不能有效分解,产生过多气体,从而引发放屁增多。所以,如果经常放屁和肠道菌群失调症有关,可以遵医嘱适当补充益生菌。此外,如果是饮食过多导致的经
肠胃菌群调理吃什么药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肠胃菌群调理一般可以吃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等药物。 1、乳酸菌 乳酸菌是益生菌中的一种类型,适当食用有利于调节肠胃菌群、维持肠道健康,对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2、地衣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也是一种益生菌,其通过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和生长因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护肠道健
什么是肠道菌群失调症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指免疫力比较低下或者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引起肠道内的有益菌大量的被杀死,一些耐药菌或是条件致病菌趁机繁殖,造成肠道原本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从而造成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患者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的腹泻,造成身体消瘦,甚至出现慢性腹泻造成电解质紊乱。
肠道菌群失调症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腹泻,腹痛,呕吐,消化不良,消瘦或者出现发烧。当持续性腹泻,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纠正治疗,还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现象,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的表现。首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诊断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