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有哪些检查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感染、贫血,血型检查排查溶血病,血清胆红素测定诊断黄疸并评估严重程度,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功能,病原学检查查找感染病原体)、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常用,CT或MRI在超声不能明确诊断时使用)、特殊检查(基因检测针对病因不明且有家族遗传史的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早期发现胆红素脑病),同时提醒家长积极配合医生操作,保持宝宝安静,特殊新生儿检查需更谨慎,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并及时反馈异常。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如果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可能提示存在溶血性贫血,这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同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变化可以反映是否有感染性疾病。
2.血型检查: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主要用于排查新生儿溶血病。若母亲与新生儿血型不合,如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容易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病;Rh阴性母亲分娩Rh阳性胎儿时,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溶血病。
3.血清胆红素测定:是诊断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指标,分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提示存在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疾病;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见于生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评估黄疸的严重程度和变化趋势。
4.肝功能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了解肝脏功能是否受损。若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肝脏疾病导致的黄疸,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5.病原学检查:当怀疑黄疸与感染有关时,可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如TORCH筛查,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原体的抗体,判断是否存在宫内感染。还可进行血培养、尿培养等,查找病原菌。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肝脏、胆囊、胆管等器官进行检查。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肝内胆管扩张等。对于怀疑胆道闭锁的患儿,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异常、肝外胆管显示不清等特征性表现。
2.CT或MRI检查:当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可考虑进行CT或MRI检查。这两种检查方法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肝脏、胆道系统的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一些超声难以发现的病变,如先天性胆管囊肿、肝内肿瘤等,但由于检查费用较高,且CT存在一定的辐射,通常不作为首选检查。
三、特殊检查
1.基因检测:对于一些病因不明的黄疸,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儿,可进行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遗传性黄疸疾病,如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等。
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于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进行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BAEP检查可以检测听觉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若出现异常波形,提示可能存在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伤。
温馨提示:由于是新生儿进行各项检查,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在检查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宝宝安静,避免因宝宝哭闹影响检查结果。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特殊新生儿,其身体机能更脆弱,检查时需要更加谨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黄疸变化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